我在故宫修文物

记录片中国大陆2016

主演:王津,亓昊楠,屈峰,王五胜,王有亮,杨泽华,纪东歌,陈杨,闵俊嵘

导演:叶君,萧寒

 剧照

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1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2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3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4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5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6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13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14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15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16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17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18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19我在故宫修文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5 20:09

详细剧情

跨越明清两代、建成将近六百年的故宫,收藏着包括《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在内的180多万件珍贵文物。历经百年沧桑,这些人类共同的瑰宝或多或少蒙上尘埃,破损不堪。从故宫博物院建院那一天起,一代又一代文物修复师走入紫禁城的红墙,通过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手,将生命的活力重新注入一件件文物之中。木器、陶瓷、青铜、漆器、钟表、织绣、书画,不同的文物有着不同的特性,也有各自修复的难点。而这些修复师们甘于寂寞,甘于平淡,在与文物的对话中小心翼翼感受着来自古代的微弱的脉搏。文物有灵魂,有生命,它们和人类的内心大美紧紧相连。

 长篇影评

 1 ) 我在故宫学习如何修文物

      去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在闻名遐迩的“石渠宝笈”特展映衬之下,才有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的问世。本片有别于传统拍摄故宫的纪录片如《故宫100》和《故宫的至宝》等,侧重于对故宫展品与历史的考量。本片为大众呈现了故宫工作人员修复文物的日常,平实中见真情,还原最本真的故宫里的一天。
护城河上观西华门一侧的中国第一档案馆

       也是机缘巧合,这学期我在建筑学院修读了“文物保护技术”的课程,有幸在故宫博物院的修缮技艺部学习实验过几次,片中许多场景和画面让人回想起这段令人难忘的学习经历,再看此片尤为感动,下面结合我的经历与所学,为大家品评一下故宫修复文物的日常。
铜器组王有亮师傅,抽烟时下面依稀可见的工作证

       故宫的一天是从早上开始的,面向游客的入口——午门是早上九点才开门,但是七点多钟东西两侧的西华门和东华门就开放了,可以见到国旗班的卡车出,故宫的工作人员入。故宫的主要研究部门分列在故宫院墙的东西两侧,我们去学习的故宫修缮技艺部靠近刚刚开放的慈宁宫,位于故宫西侧,自然是从西门进入,站在门口看到一个个工作人员挂着一个大大的工作证,由于故宫内部部门众多,机密地点也不少,自然刷证比刷卡更为方便管理,这在纪录片第一集中,青铜组的王有亮师傅出门抽烟时挂着的就是这个证件。
弘义阁后墙外的秋色

       进入西华门,眼前就是已经褪去喧闹的武英殿,如果是旅游路线过武英殿往南拐就能走到太和门广场,而要去工作则绕过武英殿门前的水池跨过一小段石狮子丛立的石桥,这一段路时不时会窜出两个保安检查证件。第一次去正逢金秋时节,弘义阁后墙的银杏叶子金灿灿的撒了一地,美丽极了,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故宫的秋色。
片中水房,师傅早上在打水

       一百多米的直道走到头就是故宫的修缮技艺部了,具体位置是慈宁花园东侧、慈宁宫南侧的一片平房,看了纪录片才知道原来这一片是宫中太监和宫女居住的地方。门口铁门紧锁,左侧有一个巨大的水房,一行的同学开始还发愁如何在故宫里面喝水的问题,没想到洗手池子和热水炉满满一大排,非常方便。第一集里面有强调过,摆在外面是因为很多修缮用水不能有氯的那个水房原来就是这个。
可惜照的不好,手指边缘的镜头之下就是水房

故宫修缮技艺部实景

       铁门进去别有洞天,就是一件件平房,间距比较大,几乎保持故宫曾经的设计,当然风雨沧桑百年后房体大多重修加固,外看都貌不惊人,近看有些牌子透着里面估计都是别有洞天。在第一集中,片中所见的木工组、漆器组的师傅大多数都工作在这里,修缮家具的师徒俩,每个早上都是从这里碰头,开始一天的工作。
书画拍照之后,工作人员在做观察分析

      文物的修复第一步,便是给要修复的文物拍照。一方面能让修复者清晰的把握文物的原貌,还有也是为了修复之后核对留存一份档案,现在修复技术不断更新,拍下来的高清图片可以放到网络数据库中让更多的人利用和观看到千年古画的原貌。完成原貌拍照工作之后,就要认真的观察器物,描述器物的每一个细节,再细致的缺漏都可以通过敏锐的观察来捕捉。书画组在修复古画的时候,特意在照片的打印纸上标出细节,为后续的实操做准备,这便是拍照观察的妙用。
钟表修复师亓昊楠在厦门钟表博览会上用放大镜观察藏家藏品

       只是对表面特征的描述远远不够,有时为了粗看文物真伪,可以用紫外线的放大镜在文物上照一照,不同颜料图案会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光芒,如果是通过化学材料制作的假文物,紫外线手电一照表面会出现有别于颜料异样的色彩。这种带光放大镜,文物专家经常随身携带,在央视《寻宝》节目中经常见到,而片中钟表组的师徒俩在厦门参加博览会的时候,也有这么个细节。当然,如果功力深沉的专家,通过照一照可以知道更多的门道儿。
<图片15>
       拍照之后,便可以擦拭文物表层的灰尘与污垢。毕竟大多数文物都尘封于库房之中,少部分是捐赠收购而来,也随着百年沧桑在表层沉积了不少污垢。纪录片伊始,出现的是故宫的维修人员在清扫“万寿屏风”,顾名思义万寿屏风是康熙的皇子皇孙为了祝寿而雇人所致,是中国古代屏风艺术的至尊精品。在“石渠宝笈”第二期的午门特展中我也见过。屏风非常精致,每一个寿字都有金线勾陈,不能用简单的绸布擦拭,而是需要用刷子擦拭,就像考古工地上的专家用小刷子扫出一个文物一样,故宫文物修复的每一道工序都是非常谨小慎微,因为力度大了生怕屏风就脱线了,再补就很麻烦了,比如片中织物组的工作人员说,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才能织出修补用的丝线。
织物组用传统织法制丝

第三集,临摹组师傅说,重了毁了

       表层的尘土用刷子掸掸就好,但是器物表面的油污有时需要用清水擦拭,或者用一定的去污药水擦拭。我们修读课程的任务是每组发一个潘家园出售来路不明的低价“文物”,通过一系列的修复鉴定过程,最终推断出这个“文物”的真假,并且完成器物定性的工作。我们组拿到的是一个漆器小盒,在我蘸药水擦拭的过程中发现,如果用力太轻,擦了半天表面什么变化都没有,如果用力稍微大了,那么污垢下层的颜料就随着污垢一同被擦掉了。毕竟,我们都是初学者,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损坏,但是专业人员也是经历了夜以继日的实践之后,才能如此认真细致,每一寸见功力深厚。就像临摹组的师傅刻印的时候,一定要沿着黑线仔细下刀,否则用力中了,就毁了。
王有亮说:能做好一件复制品,基本上能入这行!

       仅仅是拍照和细致的观察,还不能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前期状况描述报告,毕竟国宝文物精美华贵而又不可复制。不能因为修复产生创造性修复与创造性破坏,那么最谨慎的方式修复,就是先按照文物原样造一个仿品,在仿品上实践一遍修复方法,看颜色光泽合适之后,再在原样上进行修复。就像片中青铜组的师傅说,会做一个近乎于一模一样的仿品,在我们这个行当就算入门了。
<图片26>
       可是,想要做一个一模一样的仿品并非易事。需要探究文物的质地。现在科学的技术了得,经历过鉴定流程的人都知道操作流程很简单,但是监测设备的各种显微镜却是百万美元重量级的货色,一般高校是买不起的,毕竟在现有体制下无法完成科研经费的合理走账。一个实验室如此重量级的显微设备还需要配备一组,另外还有符合要求的湿度、温度、通风性能,光照水平,尤其是自然光照与古代色彩的配合,在漆器修复的片段与青铜修复的片段中均被反复提及。故宫博物院本身地广楼稀,有足够的地方来收集光照,而高校中高楼林立哪里有环境认真看颜色呢?
<图片25>
       在器物工艺的制作过程中,光照的色彩反应显得尤为重要。制造行业技术不断优化的今天,带来的弊端是许多特种材质的消失。比如早年《本草纲目》中配置一份上等的草药需要选用各种精度极强的草药,至少在古人眼中不同地域生产的同一物种就是不一样,比如武汉特产洪山菜薹,就是与全世界的其他菜薹不一样,古树上产的最纯正的西湖龙井泡出的功效就是与众不同一样。只有最上等的漆料在日光之下,才能幻化中最好的色泽。或许,如果北京的雾霾天再不减弱,未来的文物修复也会因不可抗力而渐渐变弱吧,这也着实令人惋惜。
年久失修的铜器,金属性能消失,变回了化石

       通过制作切片分析完成文物鉴定,严格意义上对文物多少有所损坏,但技术在进步,这种损坏看上去或许微乎其微,甚至时代风霜的侵蚀都比这一点的采集要厉害的多。即使实验操作流程看上去很简便了,鉴定修复技术水平也日益提高,但并不代表所有文物都会恢复原貌。况且,切片很小,有的时候还会实验失败,我们在故宫做实验的时候,第一次就失败了,下刀的力度与经验都欠缺的很,第一次实验最终看不到有价值的内容。所以切片鉴定一般最多做一次,还需要一次命中,难度自不待言。片中青铜组在焊接一处古老的青铜底座器物时,就发现运用什么手段都无法留存,因为青铜器出土时间过长后,铜性丧失,文物又变回了化石。由此得知,为什么重要的大展一般不容错过,毕竟实物与照片还是有很多差别,在照片上即使再过高清,也看不出修复的痕迹隐藏在了哪里。
佛像指头的神韵

        即使科技再过高超,也不可能完全替代鉴赏功力的历练,文物众多并不是每一种都值得做实验,也不是每一种材质都受得住做切片,毕竟还是有损害,良心上也受用不起,还有就是许多文物残缺的非常厉害,需要恢复文物的原样,并不是通过实验能够完成任务,更需要修复师们夜以继日的孜孜追求,阅过每种器物的千姿百态才能最终塑造出器物的神韵。瓷器组的师傅在修复唐三彩的碎片马时强调我们的修复是恢复文物的原型,而不是创造性破坏文物的神韵,而佛像组在如何为难得一见的辽代精品木佛像恢复手指头的时候,特意点出了神韵的意义。
(保存的屏风)
      越是细致的工作,越非一日之功,大多数文物并非是一天就修补出来的,每天的工作结束之后都会用塑料泡沫将文物重新包装好,就像我们初入工作室时看到的这些屏风摆在桌面不同的位置。有的观众或许会抱怨文物竟然被散乱的摆在地上,实际上放在室内不同的位置,多少也是有光照、温度、湿度与通风的考量,许多文物从库房搬出来,没经修复前经不起大范围的挪动,那么放在原地却是对它最好的维护。
学自动化出身的钟表小师傅亓昊楠谈如故宫的经历

       修复文物的日常是极其枯燥的工作,即使你费尽心力去修复,也不一定能保证让文物恢复原样,故宫里面的修复师傅们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片子里面你可以看到青铜组的师傅为了调节会种花,书画组的老师会弹吉他,每一组的工作人员在配合协作时也是有说有笑,其中最让人动容的是那份难能可贵的师徒情谊了。据片中所反映的现在能够撑起门面来的老一批的修复大师,都是改革开放前后进驻故宫工作的。现在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年岁大的退休返聘工作量并不见少。小一辈的师傅即使最长的在这里干了十年也还是在打下手,实力还不够独当一面。临摹组的XX师傅,是故宫三代单传的临摹大师,如果他的技艺没有在下一代中找到理想的接班人,那么这门技艺就消逝了。师徒的传承,更多是技艺层面孜孜以求的追求,以及兴趣所致的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够支撑下去。片中有两处细节,一个是钟表组的亓浩楠说道自己本来是学自动化的,来这里实习对钟表感兴趣,觉得也是一技之长,师傅人也和善就留了下来,一留便是十年。还有一位是书画组退休返聘的徐师傅,当年故宫修复厂第一代的书画师傅都是建国前江南一带的书画修复大师,老师傅一口无锡普通话没人听得懂,徐师傅文革时在上海当了六年兵,听得懂无锡话,于是就这么机缘巧合的学了书画修复,成为了中国第二代的书画修复大师。
文物修复精品展子虔《游春图》

       片子的前两集主要在介绍故宫各个修复组的修复难度,第三集用了一集的时间终点讲书画组的修复工程,毕竟这次“石渠宝笈”特展的重磅展品,如《清明上河图》、《五牛图》、《展春图》,还有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位皇帝御笔的书法作品均是出自书画修复组之手,而书画在修复中极容易损坏,使得书画组受到了更多地重视,在这一集中纪录片导演组也想在这里排出当代中国在文化传承中最为需要的“匠人精神”。想必大家都看过反应日本“匠人精神“的经典纪录片——《寿司之神》,想要成为寿司之神,第一步是从寿司店里擦桌子的工作开始的,当了多年的学徒工才能有机会开始做寿司,寿司做了很长时间才能有成为大师的可能。寿司之神即使年过花甲,却并没有好高骛远,而是默默奉献于最基础最平实的工作,在这种浮躁快节奏的社会中,如此超然物外聚精会神的创作,让寿司事业发扬光大。
中国也需要匠人精神

       在故宫里面的工作看似也是这样,十年学徒工,仍然难以触及最珍贵的文物,就像书画组的组长说,我们修复的大多是级别不高的文物,如片中所展示的那个大臣用的屏风,组长说话也实在如理,他说太高级的文物一般都保护的很好,不需要特别修复,而需要修复的往往是不起眼的文物,而且有的师傅一辈子也很难触及几幅名画的修复工作,一方面或许是因为保存得好早就展出了,另一方面或许是没时间地点展出,只能压在库房里了,而且时代越后,就越没有太多文物需要修复了,那么技术莫非就只能失传了?
《寿司之神》

      但是故宫的师傅与寿司之神还是不一样,寿司之神认真做寿司了,就会引来八方食客,吃的人越多卖的越好,钱赚的越多,即使不扩大规模,赚的口碑也够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因为有食客的数量与业界的口碑来衡量寿司的品质。故宫里的文物修复不一样,如果一个师傅一辈子都修复不了几幅名画,那么他的水平通过什么来衡量?况且故宫还是一个研究性事业单位,研究性单位需要评职称才能晋升,那么以中国目前的科研体系,评职称需要发文章,那么这些可以评得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门修复技术,与几十年功力的鉴赏窍门怎可随意示人,但是问题的矛盾就来了,如果把技术发表了,职称提上去了,师傅的收入条件改善了,但是中国的文物造假技术也很高超,一旦学术文章公开发表,发表一点儿就会被仿造者“学习”一些,那么工匠师傅传承千年的看家技术也就毁于一旦了。我们在故宫做实验的时候,也耳闻过旁边讲清宫家具的老师讲课时说起,有的地方上的研究者来故宫进修后,把在故宫学的技艺偷回去,拿去发表了,自己升官进爵了,而全国的某种文物修复工作却毁于一旦。
钟表修复大师王津,至今仍然是副研究员

       另外,寿司之神本身是个私营企业主,他只需要对得起自己的手艺就能做出最受欢迎的菜肴,自负盈亏相对自由。故宫里面的师傅主要靠国家扶持,培养一个很费财力与时间。原来我们以为故宫里面的师傅只是懂明清文化就足够了,时至今日才知道大隐隐于市,全中国最好的文物修复大师尽皆在此。青铜组的师傅在片中就说,这些年故宫里面的青铜器修复的差不多了,现在都是收全国各个省市博物馆送来的器物加以修复。诚然,即使声名远播也是只能在体制内赚钱,并不能因技术高超而让修复收费水涨船高,但同时修复大师必须在体制内生存,因为如果不是体制内博物馆、考古所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机会去摸尽同种器物的千形万状,更不可能成为一代宗师。所以想让中国的技艺传承千年,孕育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修复大师,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王世襄 《髹饰录解说》,三联书店,2013

      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与实验中,让我发现无论是漆器鉴赏还是明清家具研究,被誉为“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先生均功不可没,他的《明清家具研究》已经名垂千古,而我在这次漆器修复的实践中,发现了他写的《髹饰录解说》也让我受益匪浅,书中指出当漆器表层的漆料褪色之后,器物本身应该会显现工匠的刻痕,而颜料是随刻痕而展现出的图案,而我们的器物在被我们用药水擦掉之后,并没有看出这样的刻痕,应为仿品。另外技术鉴定发现,造假的器物往往会在器物表面为了做旧用肉眼无法识别的涂胶蘸一层灰,如果是日积月累的灰层,其表面应该是错落有致的灰层,而蘸上去的灰层是平整的。当然,如果技术更高超的研究人员,能够看到更多地内涵,最终的实验结果也让我们辛苦了一个学期之后收获满满。
书画组长调节的时候,喜欢弹吉他

       对于我们历史专业的学生而言,即使是所学专业与考古有所交集,但是当文物脱离了考古环境、历史情境时,让我们去判断器物的真假有时也是一种雾里看花的事情,隔行如隔山,就像在故宫里听课时,木工组的师傅说的那样,就算是专家什么组的也是对自己做的那点儿活儿最清楚,如果木工组的去鉴定瓷器了,那也会让人贻笑大方。

       2015年的秋冬之际两个月去了四趟故宫,一个学期去了六次故宫,也是在此时恰逢故宫九十寿辰,这也是我有生以来上的经历最奇特的课程,谨以此文向故宫的修复大师们致敬!

 2 ) 纪录片真的比电影好看

年初的时候,是冬天,窝在沙发里第一次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周末,是夏天,我又窝在沙发里看了第二篇。看了两次,两次的温度不同,感受也各不相同。之前也推荐了不少朋友看,不知道他们看没有?不管看没看,我现在都想再说一句,这个片子一定要看第二篇,因为你会得到不同的感受,第一遍是“眼观”,第二遍是“心观”。或许,也会有第三、第四遍……那便也是后话了。


【眼 观】
       
       在没有看这部记录片前我是从来都不知道,故宫之中除了管理员还会有修复师这个工种的,也是不知道,有这么多种类的修复师。前段时间看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也是看的废寝忘食,那里面讲到过文物制假,那是仿照着真的生产,虽然是有技术含量的,但假的终究是假的,总会被识别。还有一种比较厉害,足能以假乱真的便是以旧制假。有人将真字画裁成几节,再接上假画,这种技术仿制出来的赝品,总是会真假难辨,得费上些心力去识别。故宫修复师们以他们精湛的技艺修复着那些被历史破碎的一件件稀世文物。曾走马观花的浏览过故宫,看过一件件陈列出的文物,因为不了解,所以总是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唯能感受到的只是建筑的宏伟与那一件件展品的历史气息。甚至,我都不会知道,那悬挂在各宫殿之中宫灯灯穗都是需要专业的修复师来一遍遍小心翼翼的清洗。我开始羡慕那些工作在宫墙之内的修复师们,一墙之隔,既是隔断了古今,同时又是连接了古今。他们像是远离了一切市井烦嚣,嬉笑怒骂、打杏逗猫,养鸟种花,在一切平淡无奇的日常之中花几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去摩挲一件文物。修复师的工作还保持着传统的师承制,这种传统的制度,更加严肃的要求那些年轻的徒弟们精钻自己技术。从那一件件修复好的作品当中,渐渐明白,当我们抛弃一些所谓远大的理想,先喜欢上自己眼前做的那些卑微小事,就能驱散所有的迷茫。即使路边买煎饼果子的大娘,跟你讲解绿豆面皮的成分时,都会让人肃然起敬,何况,这些看似平淡却又身怀顶级技术的修复师们。

【心观】

      故宫,旧称为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重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故宫以太三大殿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建筑之一。而故宫之中收藏文物约有百万余件,而每一件稀世文物都需要专业人员来整理修复,最后选择性的面向世人展出。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集合了古今专业人士的心血。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了“匠人精神”一词,用来形容那些将所有的精力专注于一件事上的人。钟表修复师王津老师站在自己修复好并已展出的钟表面前,一声轻叹,说:“有点心疼。”与他身边擦肩而过的游客来说,谁也体会不到密封展柜中静静展出的钟表是王老师和他的徒弟花了多少心血所修复的,它的绝妙之处并不只是在于精致的外观,而是在于转动发条之后,可以挥动翅膀的小鸡、湍流的河水、航行的船只、扭动身体的天鹅、还有岸边似是张嘴而叫的小狗……每一处都设计的惟妙惟肖。它们本该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这个生命也正是这些修复师们赋予它们的,它们本该将这些灵动展现在世人的面前,现在,却只能安安静静的摆在那里。王津老师心疼于此,却又满足于此。王津老师与徒弟参加展览,遇到一名台湾收藏家,收藏家傲慢的拿出自己的怀表,问王津故宫可有?王津答没有。收藏家得意到:要是有一两件故宫没有的就知足了。王津抿嘴而笑,再无言语。事后采访,王津老师用淡然的口气道出,故宫之中所收藏是世界各地的珍品,他收藏的也不错,是比较早期的一小部分,可是故宫的钟表不管是从藏品还是件数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王津没有当场与台湾收藏家一比高下,因为一个真正厉害的人是不屑于与他人比高下,他们所专注的不再是希望得到外人的认可,而只是想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许这也是匠人精神其中的一种吧。


       “缂丝”的技艺远没有“织锦缎”有知名度,在古代能用到缂丝技艺的,非富即贵,皇帝的龙袍就是使用缂丝工艺。陈杨因为要修复“出门见喜春条”坐在机台上,进行这项繁琐的技艺,一个熟练工一天也只能缂出几寸缂丝。陈杨坐在机台上笑着说,现代人不会再选择做这个了,费时费力费眼睛,你看她们也没说过来看看。她的微笑感染着屏幕前的我,如果不是这次纪录片,可能很少会有人知道这种繁琐的工艺,也没有人会知道修复织绣文物时所耗费的精力。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之下,微博、朋友圈,人们想求得关注的可能仅仅是一次餐食,而像陈杨这样的修复师,每天手中拿的不是手机而是各种各样的修复工具,在他们看来似乎也说不上是什么高尚的默默无闻,只是静静的,认真的做着自己手中的事情而已。这次打动我的不再是他们精湛的技艺,而是他们的状态,从容饱满,神采奕奕,这种包含热情的心态让他们的工作附有旺盛的生命力,而这种态度也在不断的传承、延续。


       木雕修复师屈峰闲暇之时刻着手中的佛头,一边刻一边说,“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我们从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能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都是有自己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面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都会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猜值得,很多人都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才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是在跟它交流,对它体悟,修复师也会把自己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一段动人心魄的话语,如涓涓溪水慢慢流淌。小时候总是背着“润物细无声”,却无法体会其中的含义,屈峰这段话便会让你知道什么是润物细无声,悄无声息,没有豪言壮语,却又如此沁人心扉。


       书画修复师杨泽华舒缓紧张的情绪时总会抱起吉他,弹两首自己拿手的歌曲。性情活泼的他让你很难看出他所进行的工作是需要怎样的娴熟且谨慎的技艺,甚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手误。记录中的修复工作者身怀绝技却温润内敛,执着而热忱,平淡的就如同身边人,却在用双手拯救着一件件稀世文物。他们比起那些在镜头下表现的严肃忙碌的专业人士更加具有浓浓的人情味。有时候我们好像总是忙碌的连溜猫逗狗、养花种草的时间都没有,忙着所谓的忙着,恨不得立马有人给我们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们就能去证明我们可以撬起地球。可是我们到底是为了拥有撬动地球的能力?还是为的只是为急于去证明我们可以撬动地球?我们之于文物可能只是路过而已,而我们之于生活却是需要耗费毕生精力去摩挲。

 3 ) 只能随便看看。

第3集,看徐建华修文物。在上墙的时候洒水就像高山落石,非常有节奏。所以那种抖腕儿的劲,是呈现出一定的频率和速度的。要因其自身的拉力,把它绷直。纸的特性是跟水有关系的,如果没有了水,失去了氢键结合,它就变得又干又脆。

掸水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湿润,而且要平均,所以要用手来感受纸。也完全是相同的动作。但纸和纸的结合要靠刷和墩,这种也是个巧劲儿。张旭光上绵连纸,也是靠巧劲,一次把它撑开就行。

现在回头来看这个片子真的不是什么好片子,充满了大脑的脑补,充满了知识点,而对于修复的过程的细节和感知,却完全没有。但是历史就是这么搞笑,他其实比别的影片做的稍微好了一点点,他居然就成功了。

而且回头你来检验故宫书画修复组,你也会发现他们不是好的团体,他们工作的时候根本就静不下来,一直在说话。看了这片,你会发现是他们部门领导的问题。这个部门领导杨泽华,是口欲期未满足的家伙。一秒钟都不停。而且爱弹个吉他,爱表现。

 4 ) 匠人精神的存在,认真工作的人最美

从叙事上来说,片子没有宏大的叙事,而是从一个个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文物修复的复杂、精细和枯燥,表现出文物修复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自己工作的热爱。
在镜头里的文物修复师,他们没有被塑造成多么高大伟岸的形象,在镜头里,他们或是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或是学历高但又踏实肯干的年轻一代。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忍受住那份安静和寂寞。能够慢工出细活。片中也提到年轻一代在刚入职对于工作的不适宜,很真实,很现实。所以我们才更庆幸有这样一群人坚守着。
而在一个个修复师的话语中,一方面是对文物本身和修复工作的介绍;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认真对待。很多观众最感动的点,也在于此。
说中国需要匠人,那匠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他们应该不仅仅是精通某个行当的佼佼者,而且也是始终热爱职业,在工作中收获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才能像故宫的文物修复者一样在孤独中找到欢乐,在枯燥中找到欢乐。从而将这份工作转化为一种责任。
片子里说,有的人认为一个文物修复师生命的价值体现在所修复文物本身的价值,但是文物修复师自我价值或许在朝朝暮暮与各式文物对话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他们在每日与文物相处的过程中,不断思索如何更好修复文物,不断提高技艺,也透过文物了解到厚重的历史和万物的沧桑。生命的意义在一日日里早就有所提升了吧。

 5 ) 是修文物,更是修身养性

昨晚一口气看完这三集的纪录片,时时有泪目的冲动,但那只是出于我一直以来对故宫的莫名深爱,以及对中国传统工艺的自豪和对这些大师们的敬佩。但是今天做家务时,一种慢悠悠、稳当当的节奏感支配了我,这时又一下子想起了这部纪录片,和那些闲散而踏实地生活在故宫的人们。

我特别喜欢这种淡然的、不慌不忙的节奏。在浮躁的生活里,能保持自己的本心,然后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去做好一件事,这真的难得,带来的也会是别样的成就感。这也是故宫里的大师们对待修文物的态度。修复精密的钟表,可能一坐就是半天、一天,要慢慢地让装饰盘上每一个翅膀、每一处关节动起来;修复漆器,每一滴漆都得在深夜去山里亲手采集;丝织品要亲自缂丝,女子不能涂香水、化妆,保持最本真的状态,用肉眼去调节每一点色差;面对陶器、青铜器,一点点的调色、上釉,做旧如旧,点滴也马虎不得;书画作品复原,拉起薄如蝉翼的纸张,稍有不慎就可能毁掉一幅无价之宝。。。年复一年地做着这样的工作,感觉纪录片里的大师个顶个儿地性子温和、耐心,心态分外平和。在故宫的偏院里,他们自己种树、种菜、打水、扫地、采果子、开开风趣的小玩笑,在纷纷扰扰的现代世界过着与世无争的古代生活。。。

从这部纪录片里,其实可以看出中国人祖辈的生活态度。上等的工艺品,绝不能靠急功近利的机械制造批量得到。中国人的书画、织品、器具,无一不是慢工出细活儿,这里面倾注的是时间、是精力、是金钱,更是情感和风骨。

而在今天的喧嚣世界,我们更该去留住这种心无旁骛的较真态度。我愿意相信,真能成事儿的,总会是能传承这种精神的一批人。此外,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做事,更好似平白多了股信心,好似在心里某处就是知道,这么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就能走到终点。

 6 ) 【复制粘贴】感触最深的一段话




虽然被钟表修复师王津师傅圈粉,但是这段木器修复师的话印象最深,从图片下的评论偷来——
木器组,屈峰

每个人对佛像的理解都不一样,这跟人的性情有关,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么奸笑,要么淫笑,还有刻得愁眉苦脸的,很难刻,佛像一刻就知道,那个味道很把握,怎么能刻出那种神秘、纯洁的微笑,那是最难的。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

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已经把自己也融到里头。

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传播文化,不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短评

同样是行内翘楚,日本职人追求的是一板一眼里的仪式感,再琐末的工作也要做得肃穆。中国师傅追求的是举重若轻,越是重要的工作越是要带着点玩儿的趣味,其实骨子里也是一板一眼。看完好想去给故宫当扫地工啊!

5分钟前
  • 兔子晴
  • 推荐

面对钟表收藏家的炫耀,王津只是淡然一笑。他修复的每一件钟表,都是世界上最精美最罕见的珍宝,都可谓价值连城,然而这些可以货币来衡量的价值,却不在他的不在考量范围之内。他感叹的是几百年前的老玩意儿,为何设计得如此精巧,并想用自己的双手,让它恢复当年的光辉。这就是国之大匠的底气和格局。

9分钟前
  • 无夏
  • 推荐

钟表组的王津老师可真帅呀 > <

12分钟前
  • 海贼拉面
  • 推荐

“之后外面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静得令人不敢说话。”这么好的东西能交到一群有心的匠人手里,红墙暗阁内满是那些有温度的日常。

17分钟前
  • 费德里科维奇
  • 力荐

可能只有我这种烦人精会在意的事:1、旁白不会发任何ang以外的后鼻音,为什么要去做旁白,为什么竟然能做旁白,好烦!2、年轻一代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清一色北京口音,看来故宫是真的难进……

19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不煽情不渲染,平实又日常,堪称故宫招聘的最佳宣传【喂

21分钟前
  • 明风
  • 力荐

“玉其实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价值呀,但中国人能看出德行来…中国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人在世上走了一趟,都想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其实修文物的时候已经把自己融进去了……文物是为了传播文化,不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物品本身没有什么价值”(木器组屈峰)

25分钟前
  • AMY园
  • 推荐

里面有段话说得特别好,“文物不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里,文物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传播文化。文物修复不止是因为把物品修好了他才有价值,而是在修的过程中跟,人和物的交流,对物的体悟,把自己也融到了里面。”中国的格物精神。一群真正的匠人。看完遗憾错过了90年院庆,百年的时候希望可以去

30分钟前
  • 撒旦的表妹
  • 力荐

不停酸鼻子,终于明白学文物的学长告诉我站在故宫直接哭出来的那种感受。站在历史的洪流中,这些跟历史的对话,肩负的责任感,对后世的忐忑和交代。自己的一生跟这个这些经历风霜的文物交织相融。(小闵真的好优秀啊;老师傅们都好可爱~

34分钟前
  • 🐧
  • 力荐

泱泱大国,匠人精神。

35分钟前
  • 例假小酥肉
  • 推荐

故宫招聘广告(但我去了就是扫地都不要) 无处不在的御猫 王师傅我要给你生个表

38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而今紫禁城里的大师们朝八晚五,温柔耐心,几十年如水而逝,珍宝重获新生

43分钟前
  • 月泫
  • 力荐

中国其实真不必艳羡什么“匠人精神”,所谓的“匠人”们完全是另一种画风。有种“道在其中矣”的大气。故宫师傅们谦虚于手艺,颇食人间烟火,有种贴心的真实感。而且,很多学者也是如此。作为舶来品的匠人精神,在中国是一个伪概念。

46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受篇幅限制前两集过于压缩和穿插,造成不能完美的瑕疵。老师傅们的手艺没的说,但是看过日本的文物修复,对比下来有些难受:环境的狭窄杂乱、工具随处放、搬运文物时运输及包装器械的粗陋等。这里没有崇洋媚外,只有精细化和科学化,即使在这个代表大陆文物修复最高水准的纪录片中,仍然看得有点难受。

47分钟前
  • TM1001
  • 推荐

宣传的是匠人精神,可惜旁白真是败笔,nl不分就不说了,有些地方真是跳戏,你都花了那么些功夫去拍了,还用移轴,还搞动画演示,你就不能严格要求点旁白吗?走心体现在每一个细枝末节的地方,不是自欺欺人就能得过且过的,当然,我觉得每一个修复师都萌炸了

49分钟前
  • cozylee有好运
  • 还行

贼喜欢有历史气息的东西,有的时候想一冲动到北京去,在故宫做俩月的志愿者,择一事,忠一生,中国的传统思想,不管什么都需要忠诚。

52分钟前
  • 小十三
  • 力荐

放在繁华都市的中央,故宫的人事物仿佛是被无形屏障保护起来的另一个宇宙。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有机会能够成为顶尖匠人挑战专注力的极限真是很幸运的事。

53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还在B站看,挺有意思的。另外一个感慨就是,现在大家表达感受的词汇真的好匮乏。出现修复好的瑟的时候,满屏幕全是"哇"、"好美"、"卧槽"。

54分钟前
  • 木羽
  • 力荐

看了三遍,叙事节奏有点乱,不过谁他妈care节奏啊,文物的特写镜头实在太美太带劲了,我现在就要去学轻功,毕竟人活在世界上几十年,不去故宫偷点什么说不过去吧,真想把王津老师本人偷走。

55分钟前
  • 猛汉世雄
  • 力荐

竟然评论人数不足…还是看到的人太少了…平时不爱评价,这次一定要力荐!尤其钟表师王津…看着心疼…倾尽心血让钟表栩栩如生的活了起来,然而摆进橱窗展览,就那样静静呆着,任其万千华美匠心独运,观者也难以想象它们活起来是怎样的精妙生机…太可惜,太遗憾。极纯粹又极光彩的纪录片。。!!

59分钟前
  • 阿不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