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之棘

剧情片日本1990

主演:松坂庆子,岸部一德,木内绿,山内明,中村美代子

导演:小栗康平

 剧照

死之棘 剧照 NO.1死之棘 剧照 NO.2死之棘 剧照 NO.3死之棘 剧照 NO.4死之棘 剧照 NO.5死之棘 剧照 NO.6死之棘 剧照 NO.13死之棘 剧照 NO.14死之棘 剧照 NO.15死之棘 剧照 NO.16死之棘 剧照 NO.17死之棘 剧照 NO.18死之棘 剧照 NO.19死之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5

详细剧情

  片名《死之棘》取自《圣经》中格林多的传记,意为罪过。  作家俊夫(岸部一德 饰)与美穗(松坂庆子 饰)的婚姻生活到了第十个年头,危机凸现。俊夫在外有了情人,妻子雇人调查核实,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扬言自杀。俊夫出于对妻子的愧疚,毅然离开情人,决心和妻子儿女找回以往的快乐时光。但事与愿违,美穗由于承受过大的压力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变得不再相信丈夫,时时猜疑,步步紧逼,使俊夫难以固守最后的个人空间。俊夫深知这一切全是自己种下的恶果,也清楚美穗的反常行为缘于极大的痛苦与悲伤,所以即使无法忍受亦坚忍下来。夫妻关系就在互相折磨中渐渐走向边缘……

 长篇影评

 1 ) 以错误开始就不会有正确的结果

38岁的松坂庆子依旧很美,比28岁的时候微胖,但是却比28岁的时候演技爆棚,先是歇斯底里,然后逐渐乜呆呆发愣,精神病人的表现十分准确到位。男主全片面无表情,长着一张安倍的脸,看老了的照片更像安倍。整个电影配乐都是不和谐音调,甚至有些刺耳,加上全片的忧郁阴暗画面,完全的恐怖片风格。而且电影慢慢让观众也逐步感受到了心里恐惧。试想无论你是这个家庭的任何一员,你都会感到无比的恐惧,紧张和压抑。电影表面上看女主是精神病,实则从全片的不和谐音乐表现就能感觉到这个家庭的男女主人公都不正常。尤其是最后男主陪着女主住进了精神病医院,也可以理解为错误的开始就不会有正确的结果,错误会被一直放大,最后的结果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承受!原版电影1小时54分18秒。网上可以播放的版本少了3分钟,是两人半L争着上吊的情节,为啥删减你懂的!😂

 2 ) 《死之棘》的女性叙事策略和潜藏主题——蔡超——韶关学院外语学院

《死之棘》上映于1990年是由日本战后派作家岛尾敏雄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它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作家敏雄和妻子(美穗)于1944年在奄美群岛一见钟情。敏雄当时任驻该海岛特攻队队长战争中二人至死不渝生死与共。就在敏雄准备执行任务突击美军军舰时传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敏雄幸存了下来。婚后十年二人已是两个孩子的父母但敏雄却因为厌倦了平淡无味的婚姻生活而出现不轨行为。妻子发觉之后无法承受这一打击开始了对丈夫无穷无尽的审问并出现了精神失常。敏雄在妻子的狂态中看到了过去战争中的死亡危机他决心抛弃工作甚至一切来帮助妻子康复甚至陪妻子一起住进精神病医院为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部影片上映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与原著一并被誉为是反映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时代的家庭关系剧变的经典名著。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对女主角美穗的叙事策略做一初步探讨并分析其潜藏主题。

一、内视角的叙事

叙事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初看《死之棘》的叙事视角并不特别是一种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叙事者无所不知对故事的过去和未来发展了如指掌可以从任一角度观察被叙述的人物和故事。这种叙事视角既便于客观地展现现象也可以深入透析每位人物的内心思想。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整部影片在全知视角叙述中加入局部人物即妻子美穗的内视角并把两种叙述视角灵活地结合在一起。所谓内视角就是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并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去传达一切。整部影片没有一个镜头捕捉丈夫和情人偷情的场面丈夫出轨行为的叙述始终在美穗的内视角下进行这也正是影片的独特之处。这种在美穗内视角下进行的夫妻间简洁的对白正如“传统的语言叙述一样起到明白交代剧情和直接表现人物情绪、心理的作用”。如果整部影片都以全知视角来正面叙事的话读者必然不能深刻地体会到美穗痛苦的心路历程。因此美穗这一内视角的叙事安排是十分巧妙的首先其身份决定了她的视角自然可以作为最佳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以便做更深入更细腻的描绘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思想、命运也加强了情感的冲击力度同时也增加了故事叙述的张力。

从美穗的视角出发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只有依附于家庭和丈夫才能生存的女性的悲惨命运。美穗是日本妇女的典型代表是一个贤惠、优雅、脆弱却又努力维护家庭声誉的好妻子。她既对夫妻间曾经至死不渝的爱情恋恋不舍又对丈夫的出轨怒不可遏她试图掩饰不幸福的婚姻却怎么也无法摆脱自己的嫉妒和执拗。影片将爱情、家庭、婚姻、婚外情这一传统题材演绎得淋漓尽致。美穗的内视角叙事更让我们感到了“今”与“昔”的强烈对比我们不禁会问:爱情真的只是一个虚幻的梦吗?美穗的眼睛和心灵似乎为我们揭示了影片的主题思想我们在跟随着她的视角游移的过程中对其认同感不知不觉地加深由同情惋惜到哀怜。然而美穗始终并未流露出自己对过去选择的后悔她很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婚姻生活而她的狂态也唤醒了夫妻间曾经的爱情最终丈夫抛弃一切不离不弃地照顾着她这预示着一切将重新开始。 《死之棘》巧妙地运用了全知视角和内视角的结合不仅将故事情节的叙述控制得恰到好处而且渲染了气氛造成观众心理上强烈的感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走进影片与叙事者一起体味影片中人物的痛苦和绝望这也正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二、审问式的叙事策略

谈到影片的女性叙事策略最典型的就是女主角美穗的审问式叙事。这种审问式的叙述手法在美穗的控制下收放自如地展开丈夫的回答只是促使叙事进一步展开的因素。这一点颠覆了传统电影以男性人物为主体的叙事手法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叙事电影中男性作为力量和权威的象征往往是惹人注目的男性意味着规范和价值标准但女性却只能作为男性欲望的客体对象而存在她们只是男性的陪衬和附庸。所以传统的叙事电影往往将女性塑造成贤妻良母的形象。影片的开始美穗就是这样的女性形象和价值传播工具。但当她得知丈夫出轨时她无法承受这一打击开始对丈夫进行审问发狂再审问再发狂每一次审问和发狂都将婚姻生活推向了崩溃的边缘。这种审问与狂乱交替出现的叙事把丈夫的出轨事实以及自身所承受的精神折磨叙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也是美穗对自身命运和地位的觉醒和反抗。十年来她为家庭默默地奉献一切她认为婚姻需要的是忠诚但换来的却是丈夫的背叛于是她把女性的软弱作为一种武器以退为进进行反抗沉重地回击了男性的权威和地位从而彰显出一种别样的强大。这也正是整部影片的亮点所在。

导演在忠实于原作精神的基础上加强了美穗的叙事功能即以一种审问式的叙事策略来质问丈夫出轨的细节这种叙事策略一方面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影片以美穗的声音取代了叙事者的声音在一次次审问过程中直言不讳地谴责了男权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颠覆了男性在影视中作为中心的权威。

第二在日本战败后秩序重组的社会里虽然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往往还是受压制的女性的声音也往往被忽略。在这种女性长期受压制的文化里以美穗为代表的女性们如同一只“填满火药的枪”当发现自己赖以生存的婚姻事实上是一个虚无的空壳后她们奋起反抗为固守女性的尊严和价值绽放异彩。可以说《死之棘》是导演小栗康平为女性提供的一个诉说内心不满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影片在叙事的过程中灵活地结合美穗的眼睛和心灵借用她的感知来聚焦让角色为自己说话让观众在观赏中深切地体会到幸福的婚姻生活应该建立在谅解与接纳现实的基础上而不是追求一个绝对理想化的婚姻理想化的婚姻是不存在的。婚姻是个变数无论女性为家庭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和牺牲都不能保证婚姻的永远存在。影片揭示了一个表面体面、平静的家庭所隐藏的谎言和冲突它简单的故事情节和平缓的节奏将人物内心深处激烈的情感冲突刻画得入木三分。《死之棘》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与其在叙事上的苦心经营是分不开的灵活的叙事技巧和扣人心弦的剧情发展是它在上映多年后仍能得到观众不断关注的重要原因。

三、影片的潜藏主题

我知道叙事电影“可以反映和再现生活也可以建构和表现生活’。叙事实际上就是讲故事。叙事手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不同的叙事手法会影响艺术的表达和效果。影片《死之棘》以多元的叙事手法在为我们讲述一个家庭情感故事的过程中慢慢揭示了其潜藏主题———战争。倘若我们将目光局限于其家庭情感的悲剧故事就难以理解影片的潜藏主题。影片从多位人物的口中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丈夫敏雄曾经的“特攻队队长”身份。我们知道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这种刺激会长时间存在并产生负面影响对生活和社会以及周围的一切产生悲观失望的扭曲心理特征。虽然战争结束已十余年但显然敏雄的战争经历仍旧与影片的剧情以及人物的心理息息相关。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前敏雄作为日本第十八震洋特攻队队长驻守在奄美群岛。由于战时日本军国政府对国民进行的战争精神总动员因此日本人民对自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持肯定态度敏雄的这种“特攻队队长”的身份也使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南岛守护神。战争期间在他的命令下部下一个个驾驶着飞机冲向美国军舰而自己却在等待出击的时候迎来了日本投降、战争结束的消息。就这样敏雄幸存了下来但战后他却陷入了巨大的自责和痛苦中部下的牺牲与自己的幸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战争责任问题不断地袭击他的内心。另一方面日本战败后社会秩序重组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战争的态度也从战时的肯定转变成战后的否定。于是在人们的眼里这位昔日的南岛守护神降低成了操纵战争的“罪犯”这一点严重扭曲了敏雄的心灵。他无力反抗社会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对他而言平凡的婚姻生活其实就是战争的延长线而共同经历过南岛(奄美群岛)之战的妻子的存在也正是他一直以来无法从特攻队队长身份解脱出来的原因之一所以敏雄背叛妻子的行为实际上是他逃避现实、逃避战争责任的一种做法。但是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妻子的狂乱以及婚姻的濒临崩溃最终让他意识到只有回归南岛清算自己的“罪”才能实现自我救赎才能获得新生。

影片最后的“回归南岛”实际就是“人物内心潜在主体性愿望的表现”]。对一般人而言南岛只是一个过去的军事基地但对敏雄而言这里是他曾经誓死保卫的地方;是他准备以身体作为武器突击美军军舰的地方;是他与妻子邂逅、恋爱的地方更是他一直以来无法摆脱的阴影。所以当他们夫妻携手再次回归南岛后他们内心潜藏的巨大的罪恶感得以释放他的心灵创伤也得到了治疗。至此影片通过“回归南岛”来为我们展望了这个历经苦难的家庭的未来和希望。随着日本的战败即有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通通遭到破坏生活在废墟上的日本人民不禁对未来产生了恐惧和不安。另一方面作为日本上千年统治根基的绝对主义天皇制遭到了否定“人们失落于既有的功利价值精神失衡一时又找不到恢复平衡的杠杆完全丧失了精神的主体性落入心理性的虚脱状态中。”[5 ]可以说战争留给人们的是无穷无尽的后遗症。虽然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但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的改善并没有给日本人民带来充实感。相反经济的腾飞反而使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被忽视日本人民失去了作为人的主体性而被物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推手。在这种以金钱和物质为中心的社会中就连家庭关系也变得陌生和可怕。影片《死之棘》正是通过这具代表性的家庭故事来透视日本二战后家庭关系的剧变。我们必须通过仔细观看透过剧情挖掘造成他们悲剧的终极因素分析影片独具匠心的叙述手法和结构安排《死之棘》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才能被发掘和显现

 3 ) 《死之棘》:折磨可能救赎?

疯的是她而不是他,我好意外。难道还是男人更坚强些,而女人其实脆弱。我一直以为是相反的。
他怎么受得了呢。妻子总是突然说一句,你和那个女人,如何如何,用词毫不隐讳。男人被问的哑口无言,那感觉也一定有如晴天霹雳。不仅那是道德瑕疵,心灵的隐疾,还有,说这话的妻子他还深爱,且质问突然爆发,完全没征兆,随时随地。
这时候他一下子意识到他的现实,在人间,也在地狱,他是罪人,被钉上十字架还浑然不觉,还美着呢,可是在她眼里他已经没了尊严,不被信任,是背叛者、下流胚,万劫不复,永世轮回。
谁能受得了,被亲爱的人以最恶毒的语言、最恶毒的眼神包裹,那包裹令人极度深寒,无法不质疑活着的意义。他的确犯了错,然后他改了,可是,一切都变了。他不再被接纳。
那个总在爆发的,是妻子,是个开始令人同情,但执著成魔,已经疯了的病人,而让人恐惧。她无疑是受害者。接着她报复,漫长无休止的责问、斥骂、厮打,始作俑者反过来成了受害者。
这男人是以怎样的心情面对妻子呢。是一个罪人么。他没有逃。他也想逃,但是看着孩子,想起妻子曾经小鸟依人,想起爱,他选择留下来承受。一次又一次,被妻子的歇斯底里困顿,一语不发。他大概是以赎罪的心情承受这非人的一切的——因为他外遇给妻子的伤害,才令妻子疯狂,于是他承受。
他当然可以一走了之,离开伤心地,可他没有,他在受罚,为犯下的错,为背叛的爱。妻子的所有发泄、愤怒,指向的是他,可是这不正是反映了她的痛苦,她的痛苦已经这样沉重,她承受不住,疯了,才会对他这样。
他一定知道,所以他居然承受着,陪她到哪里到哪里,只要她愿意。可是,即使一家人,穿着和服,在小街上散步,怎么也是挥之不去的压抑与隔膜呢。
总是做个承受者,谁有那么强。他也要发作。一天走在路上,她又突然问,那女人……,他呆住,接着一声长啸,这次不是她,是他,旁边打球的学生学着叫,他急跑,妻子喊人报警,去追,他是去卧轨,妻子扑上去,抓住丈夫牢牢抓住轨道的手。
那天回家,他呜呜地哭着,委屈的缩着,那声音,那身形,怎么看怎么像是个被妈妈骂的小学生。回到家,妻子给他做三明治,他只会点头,不管妻子说句什么,他都点一个头。
可他总这样不行,家里只能有一个病人,坐在澡盆里发了最后的呆,他还是穿上和服,走回平常路,一家四口坐在饭桌前,齐祝新年快乐,难得平静。
后来,妻子还是没完没了。他却令人开始尊敬,只因为不离不弃。
尽管,妻子以爱的名义对他进行的心灵上的侮辱伤害,无休无止。
但是,他们之间,只要有一个人的忍耐或包容,就有未来吗?
说她有病。所以他要陪她苦。两个人在精神病院里,护士拉了黑帘子,请他们“自治”,点亮台灯,在昏暗的光里,只有两个人并排坐在床上,静静的说话,说什么呢。
那就说说为什么有了隔膜,为什么不肯相信,说说爱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不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么,为什么一边爱,一边伤害。
真想得明白吗,能谈得透彻吗,自治以后就和和美美一生一世了吗。
可是心魔,怎么样才能制服呢,我知道那是个难题。
那是一团乱麻。是死之棘。

 4 ) 过载的空间与潜藏的厌女症

值得深思的影片。第一个sequence上来看得我兴奋不已,感到小栗康平对于空间的表现是一流的,非常精巧、考究的设计,虽然手法承袭小津,但对于空间的重视远甚于小津。小津的空间本质上还是服务于人物和事件的,一旦达成效果会就此收手,而小栗的空间则是过载的,盛放着导演过度的意图,所以越往后看越能意识到这种看似简单实则过载的空间,有许多景别切换、越轴拍摄或角度变换都是没有意义的,比如在某一个对话场景中小栗前后切换了四个角度拍摄,几乎令人哑然失笑。由于固定镜头很多,那种缓慢冗长的zoom in就显得格外突出,我能想起的变焦处确实是重要的情节转捩点。

总体而言,小栗确实成功地通过空间传递出人和关系的压抑感,但我认为潜藏的厌女症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维度。

首先,《死之棘》的女主人公形象并未背离恭顺、隐忍的日本女性与“阁楼上的疯女人”、歇斯底里症被归于女性专属等男权建构,反而像二者的结合。正是男人出轨,隐忍无果让她“疯狂”,但这种“疯狂”却被迅速归为她本身的病症,男人认为她的“疯”是家庭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她是需要被治疗的对象,于是将她送到精神病院。在此,镜语、导演和男人达成合谋,我们看到一个越过楼梯拍摄的镜头中,女人疯狂地嘶吼,然后被几个医护人员钳制,女人害怕打针,男人一声呵斥才让她“安分”下来。接下来的一对正反打镜头里,男人和医护人员居于同一画框内,作为控制“异形他者”的力量,反打则是女人一人,被囚禁于画框之内。其后,视角依旧停留在男人那边,女人走后,他像是舒了一口气般自在,安慰着自己的孩子入眠。我们无从感知女人在精神病院的感受,甚至于,全片里我们能感知女人痛苦的方式仅有观看她“发疯“、绝望地诉说乃至捶打,漠然而静止的中、远景镜头让画面内一切“混乱”都显得格外的不和谐,需要被“整饬”。而理解男人的方式却显得轻松许多,我们能看到他质朴的幻想,他懦弱卑劣的行径也以一种温煦的滑稽感呈现出来,甚至频频逗人发笑,似乎没有犯什么大错,是可被理解、可被原谅的,特别考虑的影片置入的战争背景——是战争创伤让男人不断地逃离、不断地出轨,战争才是更大的、需要被谴责的对象,男人和女人一样是受害者。这个立足点本身并无问题,但影片对男性女性呈现方式的差异却是十分暧昧的。女人和第三者扭打一场戏,男人居于画面左上方,为左边巨大的树木所遮掩,无关痛痒地站在一旁,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而两个扭打的女人则居于前景显要处,展现着“兽性”,显得十分狼狈。再细察影评对女主角的普遍评价,简直细思恐极。

 5 ) 从此绵绵无期万劫不复

  他错了,他背叛了我,我那么爱他,他却有了“那个女人”,他是罪人,是下流胚。这是女人的思维。
  我错了,我背叛了她,她那么爱我,我却有了“那个女人”,我是罪人,是要赎罪的。这是男人的思维。
  从此,死之棘,两人双双戴上,从头皮刺入心底,血满满的流,绵绵无期,万劫不复。
  
  都是因为爱,爱可以将地域变成天堂,也可以把人间变成地域,逼人发疯,就像一颗极度膨胀的气球,一点温度的无疑冒犯就会让它瞬间爆发,四分五裂。所以,女人用尽最恶毒的语言最冷酷的眼神——对待那个她最爱的人。于是罪人变成了救赎者,始作俑者变成了受害人,男人逃不掉了,疯了的妻子、年幼的孩子,恶言、谩骂、捶打、诅咒,就让他们来吧,日子就像永远过在梅雨的天气,偶尔天晴之后是更长的雨季和更恐怖的电闪雷鸣,潮湿的空气黏着在他的皮肤,那些干燥而温暖的日子早已弃他而去,躲在记忆的深处更令他发疯——他的确疯了,卧轨吧,自缢吧,离开吧,一次次地,他想给自己一个出口一场解脱,可是最后屈服的那个还是他——发作之后,躺在澡盆里,温热的水漫过全身,也许让他想到了曾经也小鸟依人的妻子,曾经一起漫步走过的小街,水汽作祟,他想到,不离不弃。
  除夕晚上周围的气氛乖巧的孩子让他们暂时忘记他的背叛和责任她的疯狂和折磨,可是,除夕真可怕啊,过了这一夜,又是一年,一年的折磨,年年岁岁,看不到尽头。那盏昏暗吊灯的电线成全不了男人的解脱,只能是一条把两人越缠越紧的锁链,死不掉,活不好。
  电影的最后,男人和女人并肩坐着,我睡着你会寂寞吗。
  
  难道从此之后就真的幸福安宁。我只看见他们头顶的死之棘,渗着鲜血。
  爱的大多数可能是走向绝望,忽略其中的温暖感动吧。婚姻的大多数可能是天长地久,忽略其中的折磨痛楚吧——天长地久的是不敢了断的懦弱和良心规定的责任,不是爱。导演拍这部片子是为了告诫观者切勿背叛还是劝人警惕婚姻,我有点模糊了,不管怎样,都悲观残忍得让人脊背发凉——不是所有背叛都可以被饶恕,他让你看这样的婚姻这样的责任,一边爱一边伤害。
  
  悲剧结束,起身开灯,窗外天色渐明,对面街上偶尔有行人走过,平淡无奇的现实风景突然让我的心轻快了一点。

 6 ) 偷情男人心有戚戚

作废言论:http://shawnj.blogone.net

天苍苍、地茫茫
当天盟誓生死相随
无奈你今天另爱别人
心怀歉疚!伴随你左右
只盼能再与你长相厮守!




片名《死之棘》取自《圣经》中格林多的传记,意为罪过。作家俊夫与美穗的婚姻生活到了第十个年头,危机凸现。俊夫在外有了情人,妻子雇人调查核实,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扬言自杀。影片在一片灰暗的夫妻对峙中开始,两人并排而坐,中间隔出一人距离,互不相望,象征着夫妻隔阂产生,爱情出现裂痕。俊夫出于对妻子的愧疚,毅然离开情人,决心和妻子儿女找回以往的快乐时光。但事与愿违,美穗由于承受过大的压力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变得不再相信丈夫,时时猜疑,步步紧逼,使俊夫难以固守最后的个人空间。俊夫深知这一切全是自己种下的恶果,也清楚美穗的反常行为缘于极大的痛苦与悲伤,所以即使无法忍受亦坚忍下来。夫妻关系就在互相折磨中渐渐走向边缘。

导演并未对俊夫的外遇原因作任何解释,照理说拥有贤良的妻子和聪明可爱的一对儿女应该是大多数男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由此推论他出轨的动机便显得毫无道理。而事实上导演从另一方面予以了暗示,当又一轮争吵过后,俊夫抱住美穗请求她忘记过去,两人重新来过。下一幕便回到了这家人以往的那种生活,早上一言不发给儿女穿好衣服,假日里四口人手拉手,木讷地走在游乐园里,与周围的欢乐气氛极不协调。导演以此暗示了夫妻关系在祥和的外表下所蕴藏的巨大危机,由于长期缺乏沟通导致了隔阂逐步加深,最终推动一方走向错误的道路。这看似在为男人的外遇开脱找借口,而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庭或情侣关系的破裂,除去贪欲使然,大部分都缘于这种沟通障碍的存在。

影片整体画面平稳温和,一如松竹以往的风格。但在此基础之上小栗康平又为影片涂抹了大块儿灰暗色调,加上凌乱的房间和泼在门上的墨水印渍,大大增加了故事的黯淡与不稳定因素,令影片在平和的节奏与构图上平添几分危机感。可以说,这样的氛围也恰恰契合了这家人当前所处的危机。难得的亮色出现在俊夫的回忆中,他回忆了与美穗战时相恋的样子。时值太平洋战争期间,而回忆中除却俊夫的一身军服,丝毫没有多余的细节触及战争。青山绿水,平安祥和。这样的回忆大多出现在与美穗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候,象征着俊夫对美好往事和妻子深深的依恋,另一方面军人形象也象征着现实中其男人统治地位的丧失与消亡,尤其在被妻子质问的无地自容之时。从某种意义上,回忆或者也可理解为幻想,该意象表达了俊夫急于逃脱现实中家庭、城市、社会的压力,去拥抱自由的渴望。但幻想终归是幻想,它的美好反而对比出现实中他所遭遇的困顿与苦闷之巨大。

最终,美穗在与丈夫旧情人的一次厮打过后被送入精神病院治疗,医生决定对她进行睡眠疗法。窗帘拉上,屋里一片漆黑,只剩下这对经过长期爱情角力疲惫不堪的夫妻。“能治好我的病吗?”“能。”“我睡着了你会寂寞吗?”“寂寞。”“那我们再打吧!”两人如影片开头那样并排而坐,身后一盏台灯亮起,仿佛是两人那伤痕累累的爱情最后的希望之光……

 短评

固定镜头案例教学片。构图案例教学片。景深案例教学片。声音运用案例教学片。看完只想说三个字:要怎样!再说三个字是:救命啊!PS:家庭这个东西最温馨也最残酷....一儿一女按说是最圆满的配置,可一家四口同处一画时丝毫没有半点幸福可言。

9分钟前
  • 韩梦想
  • 还行

太恐怖了。如果不赴死,等待自己的就是永恒的疯癫的地狱。不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背叛中。

14分钟前
  • 海带岛
  • 力荐

两个神经病,为啥不离婚。舞台剧痕迹,松板庆子把疯子的感觉演出来了。

1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沉靜的崩壞~鏡頭凝滯,音樂機簡,人物釘死窗格中.那個瘋狂的理由并不足夠堅強,里面潛藏著更大荒漠.

20分钟前
  • Mango
  • 推荐

剪辑如纸门窗,乍开取户外几幅松竹映画,倏闭观室内一对男女情死。看的不认真,看过留脚印

25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小栗康平完美再现了岛尾敏雄原著风格,“病妻小说”中丈夫另有所爱,妻子走向奔溃,家庭濒临解体,同时参加战时敢死队的经历也让岛尾敏雄作品中面对战后生活的主人公也和混乱、抑郁不安的心理如影随形,小栗康平用无处不在的栅栏和窗帘、隔窗、阴影来包裹人物,人造化的布景和狭窄逼仄的景深都在暗示着“赎罪”主题,男权的被颠覆,“病妻”的本质正在于对日本传统和军国主义的反抗,女性作为受害者的复仇是歇斯底里的,丈夫的救赎却无力回天,哪怕是逃去新天地,曾经的过往却依然困扰着他们,只有夫妻两人都走入精神病院才能终结这恐惧婚姻的战斗,“日本病人”的赎罪之路才刚刚开始

30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日影总是有描绘“怨偶”的传统,从“爱怨峡”“感官世界”“她不知道”,本片位于后两部之间,嗔痴怨念。此部容量很小,但小栗康平玄之又玄的调调非常奇特,大量山水画远景不停地间离观众心绪,然而主演又是情绪饱胀的演法,逼的人匪夷所思瞠目结舌,拿了当年学院奖最佳男女主。岸部一德当时的竞争对手有“极光下”里的役所广司,表演非常牛逼(我就是想看他怎么输给岸部才来看这片的)。前者一张面瘫脸搞体验派那套,国内观众可能不太了解这位演员,各路片里打酱油,进可演小津安二郎退可山寨安倍晋三,老艺术家。役所广司一套方法派拳法输得不冤。“午夜凶铃”致敬了这片结尾。

34分钟前
  • 判官
  • 推荐

小栗康平在这里爱用景深加狭窄的空间来挤压人物,制造心理处境的外化效果,看得非常压抑。此外还有就是前景中景后景的复杂设计,虽然略显刻意,但是仍然是非常突出的特色。音效走了奇崛的路子,戏剧化成分大。PS,岸部一德太适合这个角色了……

38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尸体会浮起来一会儿再沉下去。”

42分钟前
  • bardoffen
  • 还行

好纠结~

44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对白写得好,歇斯底里得不重复,也不刻意提示信息。我是第二遍看,重点全放在了小孩的身上,研究亲密关系和家庭关系的人一定会知道,这种配置下成长的小孩大体会像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成长是有暗区的,这一双小孩一直在一个暗区里,并且十分压抑,导演的呈现是全然不顾及他们,爸爸妈妈可以大声的嘶吼扭打,但小孩就是睡不醒,其中小男孩较为活泼,他的眼神随父亲而动,小女孩就常常是空洞的眼神,好惨!人性真的是一种天然自处的事吗,不,是一种十分微妙的塑就,美穗逆天的改造了自己,同时折磨了丈夫,她也将夫妻二人的恶果在儿女的心里埋下了种子,在这个环境场中,她一无所获,只有失去。

45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开场5分钟就爱上这部电影,构图绝赞,人物像被限制在周围的环境中,愿意做一切事情为了不去地狱,却不知道其实这就是地狱,后面还蛮失望的,看到结尾忍不住要问自己一句what the fuck!

48分钟前
  • 蓝格子
  • 还行

在绝大多数日本导演那里,妻子用包容与忍耐换来出轨丈夫的回头。小栗康平说,别信他们,电影都是骗人的。

51分钟前
  • 上林苑
  • 推荐

喜欢资料馆一如既往的恶趣味 比如520放映死之棘 跨年夜放午夜牛郎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在日本这样男女极度不平等的地方30年前居然还有导演能以一个相对平等的视角探讨婚姻本质 真是值得鼓励 松坂庆子这演技牛逼得上天入地 演这么极端不讨喜的角色居然如此美艳动人。。。禁欲到了极点且依然很有吸引力。。。导演借妻子这个极端角色替千百年来忍辱负重在婚姻中受尽折磨和剥削的女性发出抗议 演绎出当女性不再隐忍 婚姻的本质该是何样@中国电影资料馆

56分钟前
  • ricecream
  • 力荐

利用大段的室内戏构建压迫感,室外也始终是乌云压境,小栗康平这出精神折磨戏码真是拍得极为精准。婚姻的牢狱之感透过门窗及栏杆外的取景一下营造了出来,演员的位置也能看出是精心设计的,可能舞台的痕迹略为浓重了些,松坂庆子的歇斯底里和岸部一德的麻木不仁都诠释得很好。

1小时前
  • 超cute侠
  • 推荐

在妻子那里爱是需要与他者之整一化才具有意义,然而这一理念在现实中是其必然的吗,从丈夫出轨来说答案是否定的,而也正因这一否定,同时也揭露了其想象与实在的关系,丈夫与妻子、爱与忠诚间的整一的不可能,然而这又带出另一思考,既妻子为何将爱维系在想象与整一化的关系中那,从文化与社会的某一角度来看则不难发现,妻子为丈夫付出了10年之多,以及我们从他者那里听到了类似的言语,你丈夫和你一起买菜啊 你丈夫为你穿鞋啊 我也想有一个这样的丈夫等,而这些在表达其妻子某种付出精神同时,也听到了他者的某种惊讶与惊奇之感,而这无意识流露的正是文化与社会对女性自身压抑的映射,而此压抑也是女性将其生命之意义诉诸于爱情或家庭内部的体现,进而这时如果当内部遭遇某种实在 瓦解了那一想象性关系时,也亦形成了其歇斯底里与精神问题之因。

1小时前
  • Parallax...
  • 推荐

6/10。全片没有一个偷情场面,以妻子的有限视角进行,利于表现试图掩饰婚姻不幸又无法摆脱妒忌和执拗的女性形象,用谴责作为武器回击男性的背叛,潜藏主题是战争后遗症,南岛象征丈夫初恋的地方、害死战友的地方,为了逃避罪责而出轨。靠小说语言来交代情节和人物心境,这种做法很容易让观众失去耐心。

1小时前
  • 火娃
  • 还行

将女性遭到背叛后的毁灭性打击呈现得入木三分,越是不可理喻到令人厌恶,越是体现传统女性在婚姻中所处的失衡地位。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1. 此片的美术设计,色彩,摄影达到了非常高的地方,美,静,有尊严。2. 电影的节奏也好,不着痕迹的讲夫妻间的感情纠葛。3. 夫妻间这种事情,大概没有一个一劳永逸,适用于所有情形的解决方案,这个故事算是某种极端,不过想想看,不在少数。

1小时前
  • Sabrina
  • 力荐

看了《厌女》找来看的。上野认为“岛尾敏雄的《死棘》是日本近代文学所达到的一个高度。在小说中,他逼真地写出了妻子作为‘异形他者’的原本状态,作家没有企图逃离,而这种态度在男人中很罕见。”

1小时前
  • 悠远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