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第一人

动作片美国2018

主演:瑞恩·高斯林,克莱尔·芙伊,杰森·克拉克,凯尔·钱德勒,寇瑞·斯托尔,派屈克·福吉特,克里斯托弗·阿波特,塞伦·希德,奥莉维亚·汉密尔顿,巴勃罗·施瑞博尔,谢伊·惠格姆,卢卡斯·哈斯,伊桑·恩布里,布莱恩·达西·詹姆斯,科里·迈克尔·史密斯,克里斯·斯万博格

导演:达米恩·查泽雷

播放地址

 剧照

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2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3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4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5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6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3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4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5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6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7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8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19登月第一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06

详细剧情

影片将聚焦美国传奇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生平,重点讲述他在1961-1969年间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月者的过程,同时也展现出人类在这次史上最危险的宇宙探索征途中所付出的难以想象的国家与个体牺牲。  影片根据詹姆斯·汉森的传记作品《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的人生》改编而成。  尼尔·阿姆斯特朗,是人类历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他1930年出生,2012年逝世,是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宇航员。在美国航空航天局服役时,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脚印的人类成员。

 长篇影评

 1 ) [登月第一人]背后的疯狂太空竞赛

新世纪后,曾有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坦言航天器、空间站是代价高昂的“战略性错误”。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当1969年7月21日凌晨2点56分,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将其左脚第一次踏上月球表面,讲出这句话。

全世界此刻有超过5.3亿人正在通过直播关注着这一激动人心的瞬间。

仅仅半个世纪前,魔术师乔治·梅里爱还在他的[月球旅行记]里描画着人们登上月球,遇到月球人的奇思妙想。

©[月球旅行记]里对月球的奇思妙想

此刻,虽然没有遇到月球人,但梅里爱那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显然已经变为现实。

[爆裂鼓手]、[爱乐之城]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拍[登月第一人],也没忘了他那爆裂的灵动与浪漫感。

尼尔·阿姆斯特朗不是神话,也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英雄,他就是一个把与女儿的羁绊带上月球的父亲。

导演讲他作为父亲、作为丈夫、作为同事,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很私人的角度讲述登月。

虽然刻意模糊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但60年代美苏的疯狂太空竞赛,永远是人类登月绕不开的背景。

1961年4月的第二个周一,从莫斯科来的谣言就已经开始散播到国际社会:

苏联的火箭研究者们已经将载人航空器送入太空并安全返航。

直到第二天晚上,美国中央情报局才传来报道,苏联这一飞行计划将在当晚进行。

当华盛顿还在睡梦中,另一边的莫斯科已经将一个名叫尤里·加加林的宇航员送上了太空。

他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

©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的尤里·加加林

加加林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个人是个苏联人。

美国人气坏了。

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经历了一个糟糕的下午,所有媒体都向他抛来一个最尖锐的问题:

为什么美国在航天领域总是屈居苏联之后?

他也明白,如果想要洗刷这一耻辱,就必须要在更激进的领域领先,比如,登月。

于是,也就有了后来肯尼迪那个著名的《我们选择登月》演讲,他说:

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是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

肯尼迪为整个美国和NASA制定下了十年内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

©肯尼迪在赖斯大学发表《我们选择登月》演讲

追溯源头,早在二战后美苏两国瓜分战后德国时,就已经开始了这场太空竞赛好戏。

当时,纳粹德国有一艘作为世界最尖端武器的V-2火箭,它也是人类首次创造出的有能力进入太空的装置。

美国比苏联更快一步,将其抢先拿到,并且还收获了它的缔造者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及其背后的整个核心团队和核心设备,全都被一起运往了美国。

这也成了美国航天技术的起点。

©冯·布劳恩

而另一边在抢夺战中失利的苏联,则不得已请出了自己的“大神”,在苏联大清洗时入狱的科罗廖夫

两边的较劲就此开始了。

五十年代后半期,两边先是争先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后,接着又开始将生物比如小狗、猩猩等送入太空。

57年,苏联发射首颗人造卫星;59年,苏联拍到了首张月球背面的照片;61年,加加林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左为纪念邮票;右为当时传回的第一张月球背面影像

尤其是加加林的上天,深深打击了美国领先众人的骄傲。

美国民众此刻正在看着苏联对自己耀武扬威。

他们需要反击了,而肯尼迪做了这件事,无论最后结果是荣耀还是损失,都源于他的这一决定:

美国将在十年内把人送上月球。

当时,美国的载人飞船才刚刚完成一次弹道飞行,赫鲁晓夫讥讽它是“跳蚤的一跃”。

苏联当时绝对不信,美国会真的举全国之力投入到名为“阿波罗”的登月计划中。

但事实上,即使花费超过数百亿美元,美国就是下定决心要去做了。

©69年登月成功后,阿姆斯特朗登上《时代》封面

因为,太空竞赛发展到了这里,已经不仅仅再关乎技术优势。

或者说,它和国家安全和科研关系都不大,而仅关乎脸面,有人甚至称之为“天体政治学”。

60年代,苏联拥有更大的火箭,可这恰好证明他们在技术上处于劣势。

美国科学家找到了更好的方式来设计氢弹头,让它的体积和重量都可以达到比之前更精小的地步。

苏联科学家需要大量的火箭助推器,可美国无需如此就能完成火箭发射。

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人对此都很清楚,但普通民众并不清楚。

你要向他们解释,轨道上更多的卫星是美国的、比起苏联发射的笨重卫星,美国早已有了整套用于气象、用于通信等的卫星设备。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不过是白费口舌。

因为,苏联的确更引人注目,他们抢占了一系列的“第一个”、“首次”。

美国早早就向公众宣布将在1961年5月上旬将第一个美国人送上太空。

卡好了美国宣布的时间,克里姆林宫的赫鲁晓夫和苏联载人航天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就打算“截胡”。

©加加林与科罗廖夫

原定8次的试射搞了7次就匆匆发射,其中还有2次是以失败收场。

为了赶时间,加加林乘坐的飞船上也是一切从简,就连必备的陀螺仪都没有。

回程之路险象环生,这个故障、那个中断,最后跳伞落地后的加加林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活着回到了地球。

而肯尼迪则被逼到了绝处。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预言“等着吧,肯尼迪会因此在下一次的竞选中失利”。

他自己也相信,在这一刻,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注视着这两个超级大国间的竞争。

©冯·布劳恩和肯尼迪总统

西奥多·索伦森是肯尼迪曾经的助理,在后来的肯尼迪同名传记中,他这样写道:

肯尼迪相信美国还未完全抓住太空竞赛对全球政治及心理方面的影响。东西方正在竞争,力图说服举棋不定的新兴国家转向自己的阵营,告诉他们未来的路。

他害怕苏联在航天上“看起来”的高光成就会帮助其建立世界领导地位。

对这一点,他心里是发毛的。

所幸,在三个星期后,美国人民在心理上就稍稍扳回了一城——

第一枚“水星计划”的运载火箭发射,乘客是海军中校艾伦·谢泼德。

©艾伦·谢泼德

他在外层空间飞行了15分钟,如果说加加林的飞行轨道复杂程度是10,那谢泼德的就是1或者2。

但可没人在乎这个,美国上下陷入一片欢腾。

纽约以史上最盛大的彩带仪式迎接他的回来,人们纷纷为他寄贺卡导致贺卡脱销,他家乡州的议员们争论着要将州名字改成“太空城”......

©阿姆斯特朗几人将美国国旗插上月球

当几年后,阿姆斯特朗将美国国旗插在了月球上,宇航员们接连向国旗敬礼。

这一场关乎面子的、史上最昂贵的科技战争也由此到达高潮。

几年前,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解密文件中美国军方曾经的一个疯狂设想。

文章称,50年代末,美国军方曾花了很多时间来探讨将月球用于战争的可能性。

陆军提出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而空军走得更远,它想用核武器攻击月球。

不过,与其说是攻击月球,不如说是在月球附近或月球上引爆核武器,以此来震慑苏联人。

©引爆月球的设想图

在那个太空竞赛最狂热的年代,现在听起来最疯狂的设想在当时似乎都稀松平常。

毕竟,现实总能比设想更疯狂。

1967年,苏联共产主义革命50周年之际,怎么庆祝呢,他们打算让一名宇航员上天然后与飞船对接,互换船只再回国。

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第一艘飞船“联盟一号”就是一堆垃圾,根本没有实现的现实条件。

无奈当时的领导人勃烈日涅夫明确表示希望这件事成行。

迫于压力,凡是提出问题的,皆被解雇、降级,一切向前照常推进,所有人也都清楚,这是一次自杀任务。

宇航员科马罗夫最终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他为了保护他那唯一的替补,他最好的朋友加加林。

©科马罗夫死后,家人吊念

可不久后,加加林也在一次飞行训练中,因飞机坠毁而罹难。

同年,另一边美国的三名航天员盖斯·格里森,爱德·怀特和罗杰·查菲死于阿波罗太空舱内的一次大火。

这一段有些冒失的试验在[登月第一人]里也有相对完整的展现。

另一个就是高昂的花费,美国仅在把人送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这一项,就投入了超过560亿美元

而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所以,后面的几届政府都无法采取长远措施与策略来应对60年代更轰轰烈烈的种族骚乱。

这些骚乱加上反越战游行,构成了60年代除了太空之外的另一个主题。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的第一个脚印(其实据说被拍下的这个著名脚印是另一个宇航员的)

新世纪后,曾有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坦言航天器、空间站是代价高昂的“战略性错误”。

也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质疑载人航天计划是否真的有足够的科学价值。

但就像当年肯尼迪在《我们选择登月》演讲中所说的:

为什么选择登月?那他们也许会问为什么我们要登上最高的山峰?为什么要在35年前飞越大西洋?

的确是针锋相对的竞赛且代价高昂,但那个年代也正散发出一种永恒而无限的幻想与执着。

至少,当阿姆斯特朗迈出踏上月球的第一脚,那是一个何其浪漫又美妙的时刻!

-

作者/卷卷毛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2 ) 近几年最好的太空片之一

2014年,一部叫做《爆裂鼓手》的电影横空出世。

该片一举拿下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并且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而影片的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当时(2014年)才29岁。

2016年,他执导的第二部作品《爱乐之城》更是颁奖季的人生赢家,获得14项奥斯卡提名,是继《彗星美人》和《泰坦尼克号》后第3部获得14项奥斯卡提名的电影,成为获得奥斯卡提名最多的电影之一。

而达米恩也凭借该片成为奥斯卡最佳导演。

更重要的是,达米恩获奖时(2017年2月26日)只有32岁零38天,这意味着他不仅是奥斯卡最佳导演,还是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

此前这一记录的保持者是诺曼·陶罗格,他凭借《淘哥儿》获得第4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获奖时(1931年11月10日)32岁零228天。

诺曼·陶罗格的纪录足足保持了85年零3个月之久,最终被达米恩打破。

处女作、第二部作品接连受到业界高度认可,达米恩也因此被誉为现代最天才的导演之一。

拥有无数光环的加持,使得达米恩的第三部电影《登月第一人》在威尼斯电影节一经上映就再次成为影评人和网友的热议对象。

该片除了导演是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得者之外,编剧乔希·辛格也曾凭借《聚焦》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同时还为《华盛顿邮报》撰写了剧本。

监制斯皮尔伯格拿过奥斯卡,摄影师莱纳斯·桑德格伦拿过奥斯卡,剪辑师汤姆·克罗斯拿过奥斯卡,配乐师贾斯汀·赫维茨拿过奥斯卡,视觉特效师Paul Lambert也拿过奥斯卡……堪称全奥斯卡阵容,整个剧组拥有的小金人的数量已经可以自己举办一场奥斯卡了。

再加上男主演是两次提名奥斯卡影帝的瑞恩·高斯林,女主演克莱尔·芙伊是艾美奖视后兼金球奖视后……

毫不夸张的说,《登月第一人》绝对是今年阵容最强大的电影之一。

截止11月22日,《登月第一人》MTC 84分,烂番茄新鲜度88%,均分8.1,也意味着达米恩将第三次向奥斯卡发起冲击。

从达米恩以往的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他反套路的地方,比如《爆裂鼓手》中师徒之间互相伤害的行为和以往歌颂恩师的电影大相径庭,而《爱乐之城》更是让人猜中开头没猜中结局。

《登月第一人》也是如此,一听片名让人觉得又是一部为国家英雄歌功颂德的主旋律电影,结果恰恰相反,这是一部“反英雄主义”电影。

以往提到登月,给人的印象都是美国多么强大,阿姆斯特朗多么伟大,《登月第一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讲述了一个草根为了国家的面子工程经历了女儿夭折、好友遇难、家人反对、公众质疑等种种困难后,因为运气好而偶然成功的故事。

他不是什么英雄,他只是抱着必死的心理去执行任务,结果一不小心活了下来,又一不小心成了名垂影史的伟人。

电影中的阿姆斯特朗

现实中的阿姆斯特朗

1966年,阿姆斯特朗乘坐双子星座8号飞船执行太空任务时飞船发生故障。

飞船故障并不是阿姆斯特朗的错,反而他还凭借娴熟的技术和冷静的头脑化解危机,然而NASA仍然决定让另一个人,爱德华·怀特做第一批登月的人。

(1965年6月3日,爱德华·怀特代表美国展开太空行走,比苏联晚了两个半月。)

电影中的爱德华·怀特

现实中的爱德华·怀特

爱德华·怀特太空行走的真实照片

结果1967年,阿波罗1号飞船在模拟登月时发生火灾,爱德华·怀特、维吉尔·格里森、罗杰·查菲三位宇航员无一生还。

阿姆斯特朗失去首次登月的机会,原本是一个遗憾,却因祸得福捡回一条命,而且又幸运的成了登月第一人。

人生的魅力从来都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你想得到什么,最后没有得到,反而得到了另一样东西,而且并不比你想要的那个差。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原本爱德华·怀特、维吉尔·格里森、罗杰·查菲才是第一批登月的宇航员,他们不幸遇难才轮到阿姆斯特朗,后者成为登月第一人只是运气好罢了。

当然,这样说也有点冷漠和残酷,毕竟是三位宇航员的生命,他们的悲惨遭遇谁也不希望发生。

虽然成为了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也并不会因此感到骄傲,也不会感到幸运,因为他的成功是建立在无数遇难宇航员的死亡之上。

用众多宇航员的生命,换取自己至高无上的荣耀,并不是他的本意。

当然,宇航员们的遇难并不是阿姆斯特朗的错,美国太急功近利是酿成悲剧的重要原因,如果他们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想必发生事故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60年代正是美国和苏联太空竞赛的白热化阶段,我们不可否认太空竞赛对科技的积极影响,但同样也不可否认该事件主要是以政治目的为主,是为了带来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显得比别的国家更高大上。

而代价,则是难以计数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以及宇航员宝贵的生命。

比如说,1965年3月18日,苏联抢先美国实现太空行走,美国人应该为科技进步感到高兴才对,然而爱德华·怀特(他比苏联晚了两个半月实现太空行走)却生气的锤了一下桌子。

又比如1966年3月18日,阿姆斯特朗和搭档大卫·斯科特乘坐双子星座8号执行太空任务,任务成功后NASA成员的第一反应不是检查飞船会不会发射故障、宇航员能不能安全返航,反而是油然而生的优越感和对苏联的嘲讽。

(电影中,大卫·斯科特说他唯一的愿望是再上一次太空,后来他如愿以偿上了太空,成为第7个踏上月球的人,1971年7月26日他乘坐阿波罗15号登月,并在月球表面停留了3天。阿波罗15号返回后,他被发现在宇航服中携带了三百九十八枚未经许可的首日封,其中一百封已卖给了德国商人瓦尔特·埃尔曼,陷入“邮票丑闻”的他从此再也没有执行过太空任务。)

电影中的大卫·斯科特

现实中的大卫·斯科特

比苏联慢了一拍就生气,领先苏联就感到自豪,这说明太空竞赛早已偏离了科学探索的初衷,变成了美国和苏联互相攀比的行为,政治意义远远大于科学意义。

据统计,阿波罗计划总共耗资约255亿美元,历史上总共有22位宇航员为太空事业献出生命。

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先后有12名美国宇航员登月,之后美国就再无登月行为,原因就是政治任务已经完成,而且登月的投资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堪称万本一利。

这些数据都不禁让人衡量登月的利弊关系。

这一点在宇航员的家人,以及记者、人民群众的质疑声也有所体现。

“您觉得这个项目真的值得吗?值得耗费这么多金钱和生命吗?”

“花那么多钱去哪个我们完全不了解的地方真是荒唐,钱可以花在更有用的地方。”

“我的工资还没有发,为什么想去月球?”

最讽刺的是,NASA早就知道阿姆斯特朗等三位宇航员有可能有去无回,所以提前为他们写好了遗书,还准备好了葬礼:命运给了那些勇士去月球探索的机会,并长眠于月球上。每一个在夜晚抬头看月亮的人,都会知道在另一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有一个永生的人。

NASA并没有成功登月的信念,仅仅为了比苏联早一步登月,就赌上3位宇航员的性命(而且此前已经有3位宇航员遇难),实在让人心寒。

我很早之前就看过NASA提前为三位宇航员写好遗书的新闻,但是在电影里看到这个情节时仍然感到深受触动。

因此,阿姆斯特朗并不是什么仰望星空、怀揣远大梦想的人,他完全是被国家和命运推着往前走。

在成功登月后,一夜成名的阿姆斯特朗也无法应付潮水一般随之而来的名声。

他曾感慨道:“到底要花多少时间,别人才不把我当做一名宇航员看?”

电影中,导演再一次发挥了美国人的“自黑精神”,美国登月计划的劳民伤财和面子工程在电影中都暴露得一览无余。

(当然,登月也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它使得人类的科技飞速发展,还提供了惊人的就业岗位,其科技成果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让人类至今受益。)

与其说“自黑”,不如说是“写实”,电影没有将祖国歌颂得多么利国利民,也没有把阿姆斯特朗塑造得多么英雄气概。

甚至,按照以往美国主旋律电影的套路,《登月第一人》本应该着重拍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插国旗的镜头,特写、慢镜头、再配上气势磅礴的音乐,让人瞬间热泪盈眶。

然而导演根本没有拍阿姆斯特朗插国旗的镜头,比某部举国旗、晒护照的电影克制不少。

这样的处理不但没有削弱电影的力量,反而还原了最真实的美国,同时赋予了阿姆斯特朗一种质朴的魅力。

他没有想过要做一名英雄,更多的是为了做一名好丈夫、一名好父亲而努力。

当他说完那句“人类一大步”的经典名言后,他站在月球表面上,天地间辽阔无垠,斗转星移,万籁俱寂,家人的点点滴滴浮现在他眼前。

站在月球上,他想到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自己的家人。

他终于拿出女儿的手链,缓缓扔进陨石坑,和过去挥手告别,转身拥抱新生。

对女儿的思念化作屡屡柔情,弥漫在月球大地上。他终于放下牵挂和执念,和自己握手言和,这一幕绝对是年度最震撼瞬间之一。

如此精彩的表演,让瑞恩·高斯林第三次争夺奥斯卡影帝又多了几分把握。

写实,同时又注入了深情;平凡,同时又包裹着高光,都让这部电影成为近几年最好的太空片之一。

 3 ) 世间无处可放的哀思

曾几何时,主角身着宇航服的太空科幻片固定在每年第三季度上映,这几乎要成为一个传统了。接连两年缺席之后,今年宇航员主角终于回归。不过这一次不是科幻片,而是以真实历史为依托的人物传记片。

电影以高司令的亡命驾驶开场,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展,他表演技术的舞台已经从陆上搬到了天上。在莫哈维沙漠降落以后,他大概还赶得及晚上回城里的酒吧弹钢琴。以前他要上天不需要这么麻烦,拉着喜欢的女孩去天文台唱歌跳舞即可。不过要登陆地球以外的星体,比如月球,就不得不用到更复杂的技术。像《月球旅行记》那样,制造一台新阿姆斯特朗回旋喷气加速式阿姆斯特朗炮,把人发射到月球,或许是条路子。但是一发入魂就不要想了,“炮弹”要经过几次解体和重组,才能把人安全送上月球,再安全带回地球。

片中高司令扮演的阿姆斯特朗执行的那次飞机试飞任务发生在1961年,其时阿波罗计划已经提出,不过要到八年以后才能梦想成真。占据全片较大篇幅的是为阿波罗计划进行技术积累的双子座计划。阿姆斯特朗是该计划中极不多见的非军队出身宇航员。其实他曾参加过朝鲜战争,只是此时已经离开军队很多年了。在受训成为宇航员的过程中,阿姆斯特朗和埃里奥特•希以及爱德华·怀特成为好友。

影片为数不多的笑点之一设置于前半段主角开始训练不久。阿姆斯特朗还没有成为登月第一人,先成为了训练仪第一受害者。镜头一转,阿姆斯特朗吐完了从厕所出来,迎面遇到怀特。本来以为主角要遭到奚落,没想到后面的人一个比一个吐得厉害。相比之下,阿姆斯特朗算是不太狼狈的。不愧是男人中的男人、天字第一号男人(First Man),连吐都吐得这么精彩。

经过漫长的训练,阿姆斯特朗和伙伴们吐哇吐哇的也都习惯了,终于可以上天了。1966年,阿姆斯特朗乘上双子座8号,跟搭档携手完成史上第一次轨道对接。但是这次任务因为飞船突然失控高速旋转而不得不中止。好在两个宇航员平安返回了。

虽然结果早就知道,但是在镜头的引导下,观众还是忍不住要为主角捏一把汗。整个影片氛围最紧张、主角处境最险恶的,是双子星8号的这次任务,而不是最后的登月。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尝试一下4D影厅,跟着镜头一起摇摆,应该会更加身临其境。像我这种没条件的,只能自己给自己的身体加摇晃的效果。

本片中高司令极力收敛锋芒,去贴合原型人物不苟言笑的状态。一同被收住的还有他的男神气场。不过再度与他合作的导演还是舍不得放过他的美貌,哪怕戴着具有大幅加重脸盲症效果的宇航员头盔,标志性的长睫毛还是要隆重展示给观众看一下。

渡过上述危机之后,感觉主角也该时来运转了,结果却并没有。阿波罗计划的航天任务提上了日程。阿姆斯特朗的好友怀特作为阿波罗1号的三名宇航员之一,在航天器进行测试时葬身于突发火灾。实际上令人压抑的死亡气息并不是由此刻才开始蔓延的,早在影片进行未至中点时,主角的另一名好友埃里奥特•希就因为乘坐的训练机坠机而身亡。

甚至阿姆斯特朗参与登月计划的动机,也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个死亡事件有关。小女儿凯伦的去世对于阿姆斯特朗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是他从不跟任何人分享自己对此的感触。表面的冷漠不代表真的无动于衷,阿姆斯特朗选择了最与众不同的逃避方式——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航天事业中。

虽然我们都知道登月是“人类的一大步” 但是影片并非全然以一种歌功颂德的姿态在展现这项工程。大多数时间里,观众看到的是它如何费力不讨好。如果费的只是财力物力也就罢了,关键还搭进去了数条人命。因此影片也展现出了当时民众对此的质疑。

阿姆斯特朗是所有人当中最淡定的,他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说不定悲壮的结局正是他所向往的,那样一来就无需继续承受痛苦。阿波罗11号即将发射,临行前,阿姆斯特朗在家里一言不发地收拾行李。他的妻子珍妮特对他大发雷霆,命令他跟孩子好好道别。

珍妮特在片中戏份颇为吃重,虽然她不是技术人员,没有直接参与到登月项目中,但是导演似乎在营造这样一种感觉:阿姆斯特朗两次平安返回地球,冥冥之中都受到了妻子的影响。她用她强大的生命力牵引着丈夫,就像地球牵引着月球。

双子星8号遭遇突发状况时,在家中密切关注动态的珍妮特发现广播信号中断,直接冲到控制中心,把阿姆斯特朗的同事臭骂一顿,逼他们恢复信号,随后危机解除。最后这一次临行前的交流,发生于阿姆斯特朗收拾行李时,也许他早就打定主意要带上女儿的手链,也许他是受到妻子的启发,觉得应该向孩子们妥善地道别,这不仅针对地上的两个孩子,也适用于天上的凯伦。在月球放下女儿的遗物,也就放下了因为死亡而产生的种种执念,回到地球时,终于可以迈出新生的一大步。

《登月第一人》时代背景是上世纪60年代,最近几年的好莱坞电影,涉及那一段历史的,总是免不了要提到黑人民权运动,沾一点政治正确的光。不过本片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向来是不好这一口的,从他的前作就可见一斑: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全是狗屁;什么有情人终成眷属,门儿都没有。想尽办法也要往刁钻、灰暗、丧的路子上走。当然本片对于黑人还是略有提及的。集会抗议美国航天计划的民众里,有一支就是黑人组成的。

另外本片还有一个好莱坞电影大俗套,就是关于总统的刻板印象。一提约翰逊,那就是扩大越战的的凶手;一提肯尼迪,那就是高瞻远瞩的明君。真实历史中,时任总统尼克松曾与月球上的阿姆斯特朗在电话里谈笑风生,还去探望过返回地球以后受到隔离的三位宇航员,结果这位后来因水门事件名声扫地的总统在片中压根儿没被提及,反倒是肯尼迪的演讲录像最后又被放了一遍。美国人最待见和最不待见的总统,恰巧是60年代的一头一尾,同时也分别是阿波罗计划的最早倡导者和成功见证者。

今年是阿波罗11号登月49周年,通常人们都会认为整十整百年份更有纪念意义,这部电影似乎放在明年“献礼”更加合适。不过最近登月、太空旅行的话题确实又热起来了,倒不是因为NASA又有了多少新动作,而是马斯克的民营火箭屡有突破,绕月旅行的船票都已经成功卖出去了。或许未来也会有人以马斯克的客户为主角拍一部传记片,片名就叫《自费登月第一人》。

 4 ) 一支小心翼翼的太空舞蹈

《登月第一人》是“高司令”瑞恩·高斯林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第二次合作,该片以全新的视角,为观众呈现了登上月球的第一个人类——尼尔·阿姆斯特朗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一面。

高司令与达米恩·查泽雷上一次合作的《爱乐之城》曾经横扫颁奖季,票房口碑双丰收。

不过在这之后,高司令主演的《银翼杀手2049》、《登月第一人》都是叫好不叫座。据说《登月第一人》的成本有7000多万美元,北美票房仅4000多万,可惜了一部好片子......

虽然是一部讲述历史壮举的传记片,《登月第一人》却不是那种励志、高燃的影片风格,某些飞行场面甚至给人一种太空惊悚片的感觉。

太空探险至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航天先驱们还处于在黑暗中摸索的阶段,意外随时都可能降临。

影片中空间逼仄的登陆舱、星罗棋布的仪器表盘,与《普罗米修斯》、《星际穿越》等科幻片的航天器相比简陋十足,这种简陋强调了一种危险性,也为影片基调添上了一层悲壮感。

了解航天知识的影迷可能知道,宇航员训练中最痛苦的一项就是离心机。为了适应太空环境,宇航员们必须坐在一个高速旋转的“大摆锤”里,锻炼自己的抗重压和抗眩晕能力。

在《登月第一人》中,不仅有类似的抗眩晕训练场景,尼尔·阿姆斯特朗和队友还在一次任务中遇到了航天器自转的故障。

航天器在太空中失去控制,开始疯狂的高速自转,即使宇航员们接受了专业训练,在这种旋转强度下也只需几分钟就会失去意识。

这段戏不仅配乐惊悚,镜头也多次切到POV第一视角拍摄。透过舷窗,蓝色的地球与漆黑的太空在旋转中交替掠过,即使在屏幕前的观众,恐怕也会有一丝眩晕感。

探索宇宙的过程是残酷的,需要无数人类精英们前赴后继,付出血与泪的代价。

这些NASA麾下的宇航员,每一个都是学霸中的学霸,精英中的精英。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是队员们学习理论课,发现教科书的第一章就有600多页。

用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话说,在冷战时期的宣传中,大众可能以为宇航员都是威风凛凛的王牌飞行员,实际上他们是一群谦逊内敛的航天工程师。

从这一点来说,出演过《亡命驾驶》、《银翼杀手2049》等影片的高司令是扮演尼尔·阿姆斯特朗的合适人选,他身上的阴郁气质与这个沉默寡言的精英型角色高度一致。

影片中的阿姆斯特朗绝对理智、目标专一,甚至有些不近人情。这一点从他多次打断同事的安慰,以及对家人的忽视中就可以看出。

事实上,阿姆斯特朗一直肩负着生活与工作带来的双重压力。他的女儿早夭,成为了心中永远的伤痛,而昨天还在一起喝酒的战友,第二天可能就死于飞行事故。

在这种压抑、紧绷的精神环境下,《登月第一人》中的阿姆斯特朗显然不可能像《壮志凌云》里的麦德林那样潇洒豁达。

现实中的阿姆斯特朗同样为人低调,也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因为他不喜欢成为一个传说。

又因为过于专注事业而忽视了家庭,阿姆斯特朗与首任妻子珍妮特于1994年正式离婚。他后来回忆说:“我很抱歉,我们的婚姻成为我成功的最大代价。”

影片中的珍妮特由克莱尔·芙伊饰演,作为宇航员的妻子,珍妮特有着独立、自我的性格,并不甘于做丈夫的附庸。

在我们看来,这个角色甚至有些“政治觉悟”太低,明明丈夫的训练已经很紧张了,她还拿子女教育的事情摆忙添乱,不明白“舍小家为大家”的道理。

但是这种有人情味儿的形象,恰恰是影片所要传达的价值观。

也许在导演看来,历史人物的传记片并不是一场造神运动,我们需要铭记前人的功绩,但不该苛求他们牺牲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

讲完家长里短、升级训练,登月任务自然是影片最后的重头戏。

在登月任务开始前,导演刻意安排了一段戏,让NASA的官员念提前写好的悼词,再次突出了这次行动的悲壮感。

毕竟我们虽然知道结局,当时的人们却并不知道。

接下来的重头戏,导演也把镜头运用的极具美感:

当搭载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的登陆舱在月球表面盘旋时,那画面和配乐都像极了一场小心翼翼的舞蹈。

当舱门打开,镜头由舱内探出的那一刻,影片的声音戛然而止,给观众带来一种奇特的临场感。

本片最具争议的地方,是导演故意没有拍宇航员在月球上插美国国旗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高司令饰演的阿姆斯特朗望着一处环形山默默流泪,然后把夭折女儿的手链丢在了月球上。

这当然是一个浪漫化处理的场景,真正的宇航员在执行这样一项重大任务时,不太可能夹杂着私人情感。

而面对质疑,达米恩·查泽雷澄清说,这只是艺术上的取舍,不是一份“政治声明”。

其实这个细节再次表明了影片无意造神,无论这个“神”是阿姆斯特朗本人,还是美国政府。

除了这些,影片中也提到了关于登月计划的一些争议。

比如当时就有很多人认为,在还有那么多穷人的前提下,钱应该用到其他更有用的地方,而这个理由恰恰是人类近几十年再也没有登上月球的原因之一。

减缓探索太空的步伐,无疑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好在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登月的故事拍成电影吧。


本文为《暴走看啥片儿》特约稿件,作者大海里的针。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qichangxiong@baozou.com

 5 ) 月光照不亮归家路

《第一人》并不是一部充满着如许探索宇宙精神的电影,所以不用期待它多么波澜壮阔,一波三折。电影也没有多么渲染国家大义的主旋律或是美苏之间如火如荼的太空竞赛,肯尼迪的演讲只是电影里的惊鸿一瞥,苏联的种种进展也不过是整部电影背景里的一个杂音。

这只是关于阿姆斯特朗登月的一部记录性质的电影,关于阿姆斯特朗为了登月而忍受的,付出的,还有失去的。

他有着一双一直望向月球的眼睛,正是那份执念让他成为了宇宙的先驱。可是,与此同时,他忍受着失去女儿,失去战友的苦痛,与家人,与世界慢慢产生距离,终于,当他触碰到月球那一刻,他已离家如此之远,以至于看不见来路了。

这是一部悲剧。

1.触碰天际的个人传记

《登月第一人》在描写阿姆斯特朗的生活训练之外,选取了几个在他登月准备进程中重要的事件节点着重进行了描写。这部电影如同美国有些媒体所质疑的那样,它将整部影片的重心聚焦到了尼尔和家人,朋友身边,所以主旋律的意味倒是很淡,不过这是导演在对这个大事件进行演绎中刻意选择的侧重点。整部影片看下来,悲剧的意味反倒是浓重一些。

影片的开头应该就是阿姆斯特朗的X-15飞行试验,那个时候的阿姆斯特朗还是一个试飞员。(X-15是一种火箭动力的飞行器,最高飞行高度可以到达大气层边缘)开头那一段,其实很有星际穿越开头的感觉,不过两个片子的风格和气质则有着极大的差异,毕竟《第一人》不是科幻片,所以全片被笼络在一种迷蒙而低画质的氛围之中,让人感觉仿佛真的回到了1960年代的美国一般。

而影片除了阿波罗11号的登月之外,另一个着重描写的部分就是阿姆斯特朗参与的双子座(Gemini)8号任务。这次任务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轨道飞行器的对接,不过之后对接后的飞船姿态失去控制,不得不提前使用返回系统调整姿态,虽然保住了两人的性命,却也让这次任务提前结束。

在影片中这段的笔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甚至超过了阿波罗11号任务,全程极为克制地用镜头展现舱外的状况,绝大部分都是阿姆斯特朗和同伴在载人飞船内的所作所为与视角,甚至你很难看到整个宇宙或是地球,因为你只能通过一个狭小的舷窗去观察。

这段中也大量插入了阿姆斯特朗妻子珍妮特的担忧与控制室内工作人员的关注,多角度的协同推进使得这部分剧情成为了全片的高光点之一。

另一个重要的节点便是阿波罗1号在测试时的起火事故,三名机组人员无一幸免,该事在nasa航天史作为极其重要的教训,帮助改进了之后的几代火箭。如在片中阿姆斯特朗所言,现在出了问题,之后在太空才能不出问题。只是可惜这次的问题是用几名优秀的航天员作为代价的。

当然,本片的重头戏自然是登月,事实上,相比于双子星8号,登月反倒是波澜不惊,这段着重于登月之路与月球上阿姆斯特朗的沉思,返程倒是极少描述。正像我所说的,去月球的路,没有太多波折,然而归途,他重返地球的经历,却远不止地月之间38万公里的行程。

本片的结尾倒是很有意思,以first man为题,便不再赘述他成功之后的种种,尚在隔离期与妻子见上一面作为收尾,配合我后面要提到的,倒也是有趣的谢幕。

2.那串并不存在的手链

亲情,是本片的另一个着重点。

阿姆斯特朗最爱的,是他的女儿凯伦。

可是凯伦小小年纪就得了脑瘤,漫长的治疗只能让她痛苦地苟活着,最终,凯伦还是死于了并发的肺炎。

凯伦的手链,成了阿姆斯特朗对女儿最后的留念,他为了成为宇航员而拼命训练,只能偶尔回家和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相伴。

在他登月临走之前,他甚至都不愿意和儿子们做最后的道别,只是坐在那里,像一个发言人似的回答他们的问题,你会回来么?我只能告诉你数字。你会回来么?我试试吧。

然而,他把自己女儿的手链带上了太空,扔入了东环形山中,这是他对女儿最后的一点怀念。

这,只是电影里的描述。那串手链,大概并不可能被带上月球,而他对女儿的那份怀念却绝对是真的。我在想,如果阿姆斯特朗当年真的带着女儿的遗物上了太空,他是会让女儿的记忆永远安静地躺在月球呢?还是让这遗物化作女儿的记忆永远留在身边。

只可惜,逝者如斯,我们再也不能追问他一切的真相了。那串手链,真实也罢,虚假也罢,在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漫步的那几个小时之中,他一定曾回想过自己的一生,自己的爱人,亲人,还有那个不幸的女儿。

孩子,爸爸登上月球了。

3.登月,永世的隔离

只可惜,对女儿的追忆,在片中是阿姆斯特朗留给大家关于亲情最深的印象。

更多的时候,他是一个内向,又沉默寡言的人,他有着自己的野心,有着很多思绪,但大多时候,却只是保持沉默。

他如此向往着月球,片中不止一次出现他拿着望远镜看向月亮的镜头,那是一种狂热,也是他坚定地活下去,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的支柱。

就比如,他并不比同伴身体更好,于是那些高难度的平衡训练,他要做过一次,再来一次。

然而,对于月球的向往和恐惧,对于工作的狂热和认真,却成为了他和家人的膈膜。他爱着他的家人,不过因为工作的缘故,无法陪伴在他们身边,于是当他告别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

我在想,他在临走之前的态度,究竟是什么意思。那种冷漠,究竟是因为长期无法照料的疏远,还是知道自己可能一去不回,所以刻意地保持着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无论如何,他的这种态度都让人感到一种心酸,曾经那个和孩子闹在一起的大人,如今竟不敢与孩子告别...

而影片结尾,阿姆斯特朗夫妇隔着玻璃无言的相望,更是蕴着一些忧伤。

因为,登月之后,他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阿姆斯特朗了。

真实的阿姆斯特朗,登月后应酬不断,更加疏忽了妻子和孩子们的照料,于是两人最终在1991年离婚。这段最终分崩离析的爱情,就像是影片里的那层玻璃,透明,却如此决绝。

4.鸣叫的螺丝钉,月球的第一眼

电影里面,我最喜欢的三个镜头/场景。

第一个自然是火箭发射的场景。我很喜欢火箭发射,星际穿越,王立宇宙军,甚至是秒速五厘米里面种子岛的发射,都是充满着极尽的力量与浪漫,每一次火箭的发射,就是人们探索太空的脚步又向前走了一步,而在这部电影中,全片都在尽力去呈现真实,所以这个发射没有那么美丽,却更加震撼。

第一人
王立宇宙军
秒速五厘米

第二个,是电影中数次出现的,在飞船起飞时鸣叫的螺丝钉。那大概是一种飞船的铆钉在受到周围船体部分形变的挤压后,摩擦出的声响。这个声音,让我如同宇航员一样,瞬间充满了对太空的恐惧。

你们的性命,就在这小小的螺丝钉之上,它的弯曲,它的变形,对于广袤的宇宙无足轻重,然而却是你的一生。一个人究竟是需要多大的热忱,才会走上这样一条艰难的道路。

第三个,是登月舱打开那一瞬间,从狭小的舱体跃出的镜头。

那个镜头,让我沉醉良久,我知道那些宇航员们为之奋斗的究竟是什么了,那是一种从逼狭的世界探头看向更大世界的一个视角,你知道,未知是如此广袤,所以无论经历了多少困难,只要得见那一眼,便足矣。

5.何言你心伤

影片里,高司令和芙伊展现出了相当棒的演技,高司令的悲伤,沉默,腼腆,很合适地锲入了阿姆斯特朗这个形象之中,在他失去女儿后哭泣的那段表演,感人至深。

而马上就要成为新的龙纹身女孩的芙伊,也是非常抢戏,和丈夫阿姆斯特朗逐渐的疏离感刻画得入骨三分。

我记得电影中有一段的镜头,绕着两人旋转,一会儿在阿姆斯特朗脸上,一会儿又在詹妮特脸上,每次的切换,那镜头就会模糊一个瞬间,我们看不清两个人的脸,就像他们不会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

而最后,当两人被玻璃窗分开,我多么想让阿姆斯特朗说那么一句,我爱你,然而他一句话也不说,以为仅仅一个亲吻的动作就是最好的,可是这远远不够,远远不够,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并不比妻子操持家务,独自抚养淘气的孩子更重,或许登月有无数的荣耀,然而荣耀光彩的背后,是否是更无尽的空虚。

詹妮特,在媒体的灯光面前强做出欢颜,但她知道,这些人终将夺去他熟悉的丈夫。

阿姆斯特朗,他也知道他会载入史册,不过他面对这个世界,都像是在月球上戴着那个反光的头盔一样,谁也看不清他的内心。只有当他怀念女儿时,某一瞬间他才会卸下伪装。

然而镜头里,那个扔向环形山谷底的手链越来越远,如此模糊,最后被黑暗吞噬。

阿姆斯特朗,也留在了月球,孤独一人,找不到回来的路了。

 6 ) 冷战的注脚

美国太空项目的巨额经费饱受质疑,阿波罗十一号成功登月之后,电视上重播了肯尼迪那段著名的演讲——

“But why, some say, the Moon? Why choose this as our goal? And they may well ask, why climb the highest mountain? Why, 35 years ago, fly the Atlantic?”

我们为什么要登月?因这正如人类渴望攀越最高的山峰、正如美国人决心飞越大西洋。

阿波罗计划自1961年启动,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的四亿五千万观众在电视前为两名美国宇航员的安危屏住呼吸,而后美国、法国、甚至罗马尼亚人都抛开政治阵营,热烈欢庆英雄归来,多么浪漫主义的全人类壮举。

But why the Moon IN THIS DECADE?这大概并非因为肯尼迪所说的人类的自我挑战精神或千百年来仰望星空的本能;在同一篇演说中,肯尼迪同样激情洋溢地誓言“绝不允许太空被苏联所占领,只有美国才能让自由与和平的旗帜飘扬在太空”,浩瀚宇宙中的国家主义,有点讽刺,不是么?

影片里,记者在行前问Armstrong对自己将被载入史册有何感想,他没能作出回答。但说到底,不管是整个登月项目,还是那“个人的一小步”乃至Armstrong本人,在“史册”中都不免沦为对冷战言之凿凿的注脚、某种非黑即白的符号;铁幕那边传来的欢呼声显得尤为意味深长。

这注脚字里行间,不仅有一千多亿美元的登月预算,也有black men can’t pay no doctor bill;不仅有Armstrong和Buzz,还有Ed White和他的遗孀Patricia。

归来的英雄成了广告和商业活动的宠儿,二十年后Janet无法忍受独自一人的家庭生活而在餐桌上留下纸条宣告婚姻破裂。

镜头前的罗马尼亚人固然是为这“人类的一大步”而共襄盛举,但该国妇女被齐奥塞斯库剥夺堕胎权已有四年了。

-

次年五月,阿姆斯特朗受邀参观尤里·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

他是第二位踏入前苏联的西方宇航员。

 短评

很喜欢导演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反个人英雄主义,反类型处理都很有追求,比如说本来应该是全片最高的登月时刻,变成了IMAX版的宽画幅,导演却选择了消声处理,剩下了阿姆斯特朗一个人站在无声的月球上,把小女儿的手链留在了那里,这个父亲形象瞬间变得让人感动,理解了这个人物之前偏执的性格。没有戏剧性的高潮或者煽情,只有一个角色的内心流露。达米恩·查泽雷在拿了奥斯卡之后,竟然还没有放飞自我,可能只要还是拿好莱坞主流制片公司的钱,就很难彻底的飞起来吧,不过这种反类型的处理方式已经开始朝着独立范儿的文艺电影方向前进了。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好想石头姐来演高司令的妻子,结尾隔着玻璃也有一股暖意,期待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个片子不是怪光陆离的科幻片,更不是眼花缭乱太空灾难片,是遵循历史事件本身,围绕家庭和个人展开的登月故事,人命第一,家庭第一,情感第一,登月倒像是小事,事无巨细的日常生活细节,踏出第一步的心理体验,看似他为美利坚,为全人类登月,说到底只是为家里人登月,只为这超越太空的远距离的牵挂。

1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A / 依然是拒绝对观众给出单一答案的Damien Chazelle。假如说前两部展现的更偏向于理想现实二元间的摇摆与模糊,这次制度、社会与家庭更多层的撕裂则完全处于隐伏状态。而真正的突破在于,这种混沌的克制之下,影像与声音纯粹的心理摄取能力被如此肆意地释放了出来。一个被太空斑驳光影切割震颤的Neil居然完全抽离于这个好莱坞架构以一种仿佛超验的贯彻的姿态,惶然、阴郁而又不乏理想主义浪漫与悲情地直冲寰宇,“降临”并“重叠”于我如月球表面般空茫一片的脑海中。私人Chazelle最佳。/ 二刷:阿姆斯特朗的《死囚越狱》。月球,不过是人类最大的镜面而已。

12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将人类历史上如此重大的事件拍成了格局如此之“小”的一部电影,无关乎那“一大步”,只关乎这“一小步”。一个夹杂在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甚至是摧残下的普通人,被国家和时代推上了人生的风口浪尖,犹豫与执著,痛苦与忍受,空虚与释怀,剧作赋予阿姆斯特朗身上的复杂性彻底打开了本片的视野,不再拘泥于太空奇观和主旋律俗套,你甚至可以认为电影最终的情绪落脚点是怀疑和消极的,这在登月后的电视新闻与隔窗相望两场戏达到顶峰,世界只记得你在月球上的光芒,没人关心你在地球上的牺牲,巨大的付出到头来只是服务于政治斗争,丢在天外的悲伤依然自己承受。

14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航天电影本质都是灾难片,《地心引力》已经把这个逻辑演示得很清楚,所以《第一个人》说到底也就是《最后一个人》,有关这场劫后余生之旅,查泽雷在视听上呈现得已足够精彩。但我们都知道,影片没有办法去回避阿姆斯特朗他的内在情感和社会关系,但作为一个历史符号,一个意识形态焦点,一个无法担负起过度饱和的表征而不可避免的“俗套人”——他竟然也是个“人”。伦理关系表述对全片真正伤害是搅乱了灾难片节奏和力度——试想《地心引力》要是给观众不断插入地球上情感和营救会多么愚蠢。也许,这是本片题材一个天然内在矛盾,也是一部电影想获得受众所必须要做出的牺牲。

17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一部“反英雄主义”电影,讲述一个草根为了国家的面子工程经历了女儿夭折、好友遇难、家人反对、公众质疑等种种困难后,因为运气好而偶然成功的故事。 他不是什么英雄,他只是抱着必死的心理去执行任务,结果一不小心活了下来,又一不小心成了名垂影史的伟人。在那个充满太空狂热的年代,太空竞赛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科学意义。NASA知道三位宇航员可能有去无回,甚至提前为他们写好了遗书。然而他侥幸活了下来。站在月球表面上,家人的点点滴滴浮现在他眼前。他终于拿出女儿的手链,缓缓扔进陨石坑,和过去挥手告别,转身拥抱新生。对女儿的思念化作屡屡柔情,弥漫在月球大地上,他终于放下牵挂和执念,和自己握手言和,这一幕绝对是年度最震撼瞬间之一。难能可贵的是导演没有拍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插国旗的镜头,比某部举国旗、晒护照的电影克制不少。

1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从爱乐到爱月,这是高司令的一小步,却是他演技提升的一大步。

21分钟前
  • 加印
  • 推荐

模拟登月的主观镜头晃得我口吐白沫!中规中矩的传记电影,跟惊艳的处女作相比感觉导演退步了,但一些小细节还是很抓人。看完印象最深刻的:一是大气的配乐,二是高司令逆天的眼睫毛刷...

2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3.5 做对了很多也做错了很多。从很私人的角度来讲登月,出色的音效设计、手持摄影和大量主观视角尽量缩短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距离,使得那些成功或失败的任务都拍得惊心动魄特别抓人,但又在情感表达时显得过犹不及,最后的煽情大招也落入俗套。而通过加入家庭和社会的视角展现对这项任务的反思,增添了层次感但也一定程度削弱了情感内核的力量。应该能拿到不少奥斯卡技术奖项提名,音效摄影配乐剪辑都很好。

2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脱离了音乐歌舞片的沙泽勒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电影的主角还是跟他前面几作类似,为了梦想与追求的男人执意继续甚至一意孤行,不惜伤害家人与普通人的幸福。这或放在一个虚构的普通人身上可以说得通,但阿姆斯特朗是登月的宇航员,完全脱离社会大环境和政治讨论专注个人内心的讲法只会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扁平(他对女儿的爱也会显得更加突兀)。终究,他不是在做一个普通人会去做的事啊。在两个多小时后,这个伟大的登月第一人形象,观众很难有更多的认识,他还是一个陌生的、甚至难以理解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疯狂的手持镜头试图贴近主角的内心世界就显得非常晕了。登月段落还不错,音效总体也不错,就是配乐感觉像是拉拉兰弃曲重编…

30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除了音效【剪辑】以外,其它没有任何惊喜的地方,高司令让人捉急的演技对人物本来就浅薄的个人感情内核毫无助益和提升,NASA和家庭生活也完全脱节,人物都没啥精气神,过目即忘。除了公关奥斯卡,完全没有拍的必要。

32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较差

登月之后的一个小动作,给这片加分不少,也是感动瞬间。整部电影还是挺风格化的,手持加特写,以及复古的影像。尤其是,这仍没有聚焦事件,而是放在了人物上,也会让叙事更散。不过最后整个的登月过程,还是相当沉稳大气。

3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去到离家最远的方位,却来到离女儿最近的地方。成为星球上最尊崇的人类,也成为宇宙间最孤单的男人。登月这一小步延伸人类探索的疆域,也拓宽一个男孩的视野。释放全部人类的想象,也愈合一个男人的创伤。登月的感受无法传递给任何人,失亲的悲伤也无法和任何人共享。跨过星河的距离,仰望死,回望生。

3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不敢相信这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的导演之手,80%的平庸戏,是靠配乐、摄影、剪辑和音效都挽救不回的…最后月球表面的空镜头加分,让人思索我们可能一直忽略的问题,像一面镜子看到自己。

38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脱离了爵士乐的Chazelle依然不可小觑(又出现了whip pan!),两场太空任务成功让人绷紧神经,IMAX月球行走相当震撼。整体算是压抑版《太空先锋》,手持+胶片让年代感立现且提升代入感,Claire Foy戏份不多但场场出彩,不过其他配角仍然不够丰满,对女儿羁绊拍的也很生硬

39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弦乐美好,制服性感,调色暖人,不出意外、采分点全有的优秀命题作文,优等生。是我NASA女孩的porn。要批判大国题材的建议别进电影院。

44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特别漂亮:大量手持近景超近景,胶片颗粒极其明显,色调复古,在舷窗外、在喷射器分离之间,在登月舱打开的一瞬间声音戛然而止以及太空华尔兹竟然有看2001的错觉。特别真实:胶片的确还原出六十年代的太空技术的简陋粗糙,从飞行器试飞到测试再到阿波罗11号,对发射时颠簸、失控时的离心力以及月球地表是浸入试的描绘。细节和手法能看出导演的野心:三五个镜头交代丧女初试搬迁,干净利落;测试飞行入舱苍蝇和安全带失灵的细节都真实又压抑;丧礼和陨石坑中闪现的女儿的身影饱含深情。

47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力荐

喜欢这部胜过鼓手和拉拉地。失去女儿的尼尔一直陷在一个悲怆的黑洞洞空间里,对家人朋友来说他就是个难以接近的遥远星球。女儿死前因化疗呕吐,他从训练机下来也吐得搜肠刮肚。他曾为女儿唱,“我看到月亮月亮看到我,透过老橡树枝叶,请让那照到我的光也照着我爱的人。”每次测试失败、思念难抑,他都仰头看月亮。痛苦能留在月亮上吗?等跨出那人类一大步,尼尔扔掉女儿遗物,能跨出从心之死地返回生地的一步么?人类已经征服月地之间的距离,但面对生和死、疏远心灵之间的距离,仍无计可施。喜欢的几段:1. 离家前夜,他被妻子逼迫坐下来跟两个儿子告别,但场面一点不温馨,反而僵硬尴尬,他回答儿子问题的口吻全是官方式的,跟之前记者招待会一样;2.最高潮的登月,所有声音隐去;3.隔离末期夫妻相见,没有狂喜,相对无言,手指落在玻璃上一个轻吻。

49分钟前
  • 张天翼
  • 推荐

沙泽勒提供了同版本故事的最人性化approach 感谢老搭档配乐和调色师全程保驾护航 月球的尘土压到最灰暗 记忆才鲜活

52分钟前
  • 乔治洗衣机
  • 推荐

3.5 电影找到了巧妙的切入点来讲述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却依然四平八稳,缺少惊喜。尤其是本该在登月时造成的追思女儿的情感高潮,由于电影前半段的铺垫太少,还被突兀的几幕闪回打散,导致并未喷涌而出造成巨大的杀伤力,着实可惜。然而,依然要感谢《第一人》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人类历史上这惊心动魄的时刻。因为如肯尼迪所说:“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

5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