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宋慈

记录片中国大陆2019

主演:周亦武,陈新山,黄瑞亭,钱斌,梅焜,吉驰

导演:胡志堂,黄岳阳

 剧照

法医宋慈 剧照 NO.1法医宋慈 剧照 NO.2法医宋慈 剧照 NO.3法医宋慈 剧照 NO.4法医宋慈 剧照 NO.5法医宋慈 剧照 NO.6法医宋慈 剧照 NO.13法医宋慈 剧照 NO.14法医宋慈 剧照 NO.15法医宋慈 剧照 NO.16法医宋慈 剧照 NO.17法医宋慈 剧照 NO.18法医宋慈 剧照 NO.19法医宋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1-09 16:15

详细剧情

生和死是一个永恒命题,也是人类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然而,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可以破译死亡密码,让死者“开口说话”,他们就是——法医。

 长篇影评

 1 ) 我愿做只小小的萤火虫

有人抱怨大宋的司法不公

有人焦虑朝政荒芜

还有人哀叹国运不久

我也知道朝政败坏,也知道国运不济,君王昏庸

更知道官场黑暗,但又岂忍看到冤狱再起,黎民痛苦

而我只想当好这个刑狱公事,为心中的公平和正义奋斗

所以每一件案子,我一定要亲赴现场;每一具尸首,我都要仔细勘验;每一个细节,我都要清清楚楚

回想这辈子,而立之年才求取功名,后半生断狱无数

碰到了法医这个兴趣和专长,真算是最幸运的读书人,感谢命运相助

我走了,就留下一本书吧,兴许后世还有用

来世,我还愿做我的提刑官

——像只小小的萤火虫,倔强的发着光亮,推动着司法的进步

 2 ) 一些随感

趁着B站限免,把法医宋慈这个六集的纪录片看了,这个纪录片名字是叫法医宋慈,但是内容是宋慈的案件与现代同类型的案件交错进行。体现的是我们现在的法医技术在宋慈洗冤集录的基础上的传承和进步。 整体的这个内容形式还是满合我胃口的,包括案件重演,解说做的都不错。但是如果不是对这个特别感兴趣的,会稍显一点枯燥,所以这部纪录片本来我是给7点5分的样子。 现在给他直接扣了一分,是因为这部纪录片是一部科普纪录片,里面对很多的法医鉴定技术进行了一个介绍,但是在第三期染案中,可能是因为文稿没有进行特别仔细的核对,出现了一个比较基础性的错误,我也是看评论,有观众指出来染皮案中关于中性粒细胞和炎症的描述犯了基础性错误,但是作为一个科普纪录片,尤其是本来介绍的就是一些法医医学知识,出现这样的错误,还是非常不严谨的。因此我给扣了一分。 另外,我有一个想法,(just想想,我也没有任何的纪录片拍摄的专业知识,就是拍脑袋,一想)就说最后一集,咱们是不是拍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个凭借宋慈当时的法医技术,没有办法检测出来的的,我们现在技术却能够给他鉴定做个对比,作为一个结尾,可能在我这边,我觉得更有意思一些。 当然其实对比已经有了,很多纪录片里本来有的现代检测技术检测出来的都是宋慈当时不能做到的。

 3 ) 全季案件笔记

短小精悍的一部纪录片,一共六集,每集25分钟,两个案子古今对此,也能体现出一些法医刑侦的传承和发扬。

因为我是CSI的老观众了,也看CM、福尔摩斯、寻骨识踪这些剧集,看过一部分法医的书,里面的很多知识点都是常识和基础了,相对于这些剧集,纪录片比较好的一点是多少涉及到了更加具体的细节。

例如CSI会告诉你可以里面的检测人员可以检测血液存在,但是不会告诉你具体的用到了什么化学物质,甚至化学物质配比混合等20s这种细节。

看的出来制作成本捉襟见肘,除了周亦武法医和教授这些智力团队都是老出演人了,第一季的小娇妻演员第二集在演城门口看告示的平民,群演都是反复用,希望还能有下一季,争取到更多制作费用。

毕竟美剧十几年前就已经传递出来的法证知识,国产纪录片就算不做到故事性,那技术的先进性也该比过他们了。

———分集知识点

蛇毒案(毒) 宋慈: 银针验毒 (古代使用的毒物主要是砒霜,由于提纯技术差,常混有大量硫磺的杂质,实际上是硫化物和银的还原反应) (银针上若沾有尸体腐化物,可用皂角水浸泡清洗) (饭团塞入咽喉,封闭会阴,肛门,鼻孔等其他出口,含毒物的气体可上浮到咽喉部,避免开胸提取) (毒蛇一般是夜晚蛇洞附近伤人) (毒蛇咬伤,尸体褐色,伤处一侧肿胀,腐烂后有异常腥臭味) 现代: (普鲁士蓝反应,可快速检验氰化物,氰化物一般有明显苦杏仁味) (技术进步可对生物毒素和化学毒素的混合毒物定性定量) 焦尸案(血) (利用醋酸和酒易挥发的特性,使浸入泥土的血迹浮出) (凶器和致命伤创口吻合比对) (宋代文教发达,小市民阶层会识几个字并不稀奇) 现代 (血液中特有的荧光蛋白,可在特殊处理后发荧光,可观察血迹) (检测血液存在:鲁米诺试剂{冰醋酸+联苯胺_20’}+双氧水,阳性反应变蓝) (进一步检验是否是人血:抗原抗体反应,阳性反应为在两种液体介质间生成乳白色沉淀) (血—人血—受害人血液,证据链条,证明力度>孤立证据) (现代可以已经可以利用生物检测仪检验混合血液样本,基因高度相似的同卵双胞胎血液混合样本,以及根据现场血迹还原作案经过) (被害人双手捆绑,证明作案者很可能心理弱势,体型武力弱于对方) 染皮案(伤) 宋慈: (捣碎的葱白放在伤处,加盖醋酸浸泡过的白纸,挥发性高度类似现代无水酒精,可加快人体皮肤组织的皮革化) (受伤部位因为破坏了表皮组织,脱水速度快于健康部位,会形成明显颜色交界) (受伤部位肿胀,发硬,加之皮革化,滴水不流) (提刑官是宋代特有官职,除了掌管刑狱,也附带监察本辖区官员) (宋朝法纪严明,官员错案不仅丢官,还可能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 (受制于宋朝礼法,对女性死者生殖器官的查验由接生婆完成) (csi中还提到了可通过观察生殖器官挫伤角度判断强奸or自愿发生性关系的知识) 现代: (高空坠落除非下坠空间经过大量障碍物,否则不可能在背部出现大量伤痕) (死后伪造的伤痕无生活化反应,可观察皮下组织切片出血和凝集块,可通过损伤周围存在的大量中性粒细胞浓度,推测受伤与死亡的时间距离) 晒镰案(虫) (利用苍蝇嗜血性确认凶器) (苍蝇嗅觉发达,发现血肉腐败组织后还可释放信息素呼唤同类) 现代: (可通过骨骼判断死者体型信息,耻骨判断性别,长骨长度判断身高) (我国现在目前有四千多种苍蝇种类) (环境温度越高,苍蝇繁殖越快,观察羽化后成虫形态相较观察有虫更容易确认所属种类) (大头金蝇是一种有明显特征的苍蝇,复眼上大而疏,下小而密,正面刚毛和皮肤呈现金黄色,在全国范围内分布较广) (急钩亚麻蝇无明显外形特征,到从尾部拉出雄苍蝇生殖器,前段有锋利的回转钩,该苍蝇多分布在北方) (现代法医昆虫学已经能观察利用昆虫的种类、生长周期等确认案发地点,甚至将死亡时间精确至小时,并且在尸体高度腐化,无剩余组织液的情况下,从昆虫体内提取死者组织液和DNA信息,确认死者身份,死因等) 烧猪案(火) (宋慈确定的关于火灾问询的模式,至今沿用) (南北宋是最早的配备有专业灭火队伍的政府,其高度发现的经济,秘籍的集镇,对火灾防治工作非常重视) (可从尸体和废墟相关位置还原案发当时情况) (确认死后纵火还是火灾致死,看死者咽喉支气管部位有无黑灰色烟雾沉淀) 现代 (还可从烧伤部位水泡中蛋白含量确认,死后纵火死者水泡中蛋白含量少) (现代技术向确认火灾助燃物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茅屋案(场) (仇杀、情杀、谋财,暴力的动机真的很枯燥) (犯罪现场重建内容: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等) (尸斑,尸僵等可确认死亡方式) (尸体体表体外伤等可确认战场打斗情况) (眼球粘膜点状出血,口部粘膜出血,机械性窒息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颈部软骨骨折) (人不可能掐死自己) (被扼杀死者指甲内很有可能残留凶犯皮肤组织)

 4 ) 这部「重口味」纪录片,不该只有400人知道

在纪录片领域,央视出品,必属精品。

不论是美食纪录片,还是人文历史片,亦或是自然风光片,央视都是业内的佼佼者。

就连“重口味”题材,它也有所涉猎,并且质量极高,比如这部《法医宋慈》。

宋慈是谁?

大宋提刑官,世界法医学鼻祖,著有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此书记录了宋慈毕生断案洗冤的经历以及其他离奇古怪的案件和神奇诡谲的验尸方法,内容丰富,见解精湛。

自南宋面世后,一直沿用到清末时期,时间跨度长达六百多年,曾先后译成荷兰、英、法、德等国文字。

以宋慈为主角的电视剧,有两版最为成功,一版是内地版,何冰主演的《大宋提刑官》,另一版是TVB版,欧阳震华主演的《洗冤录》。

《大宋提刑官》的情节设置巧妙,悬疑丛生,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从案件本身和医学角度切入,走的是古代版纪实悬疑剧的路子。

尤其是那首主题曲《满江红》更是词牌上品,一句“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便描绘出宋慈为真相奔波的一生。

正是因为这份认真,《大宋提刑官》才能获得豆瓣9.2的高分。

《洗冤录》偏向于娱乐,宋慈成了一个可爱、世故,又有着超凡智慧的高人,甚至还娶了两个老婆。

但在历史上真实的宋慈却不似电视剧那般仕途顺畅,41岁才考中进士,此后待业十年,直到51岁才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官职。

有了工作,宋慈即刻启程福建长汀知县,只是就任没多久,就遇到了棘手的案件。

当地乡绅娶妻,本该是高朋满座、张灯结彩的日子,可新郎却在洞房花烛夜当晚离奇暴毙。

前任知县经过简单的勘察便认定新娘就是凶手,对其严刑逼供,受不了苛刻刑法的新娘屈打成招,对自己杀人事实供认不讳。

走马上任的宋慈立即重启此案,因为新娘已被定下秋后问斩,在人命面前,宋慈从不轻信口供,而是注重证据。

在征得对方家人的同意后,宋慈决定开棺验尸,这是确定新郎真正死因的最好方法。

他使用的试验方式与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检测食物是否有毒的方法如出一辙,即银针试毒。

于尸体嘴中插入,片刻后拔出,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必须在清水中侵泡一会,如果银针还呈现黑色,说明死者确为中毒而亡。

最后的结果,与宋慈的猜测无异,新郎的死因确实是中毒。

死因知道了,但新郎到底中了哪种毒还是未知。

如果在现代直接解剖便能得知,然而在古代,一来是风俗所限,二来是技术所限,所以宋慈不可能执行此操作。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办法,利用鸡蛋清加糯米团子,用白布包裹成饭团。

然后将饭团塞入死者的咽喉,把耳、鼻、口、会阴部、肛门这些地方全部封闭,使死者体内的气体上升。

一旦饭团变黑或沾有气味,就能大致判定死者中的是哪种毒。

宋慈将饭团取出,并未在上面发现任何可疑的有毒物质,然而一股刺激性的腥臭味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顺着这一味道,他发现了死者两侧肢体有不同程度的肿胀,从而于死者左侧小腿部看到了褐色的毒蛇咬痕。

宋慈就此断定新郎死于蛇毒。

案件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新郎是死于他杀。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毒蛇是不会出现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它们是冷血动物,视力很差,夜间伤人只可能发生在蛇洞附近。

而且好巧不巧的咬伤了新郎,一切的线索都指向这是一起蓄意谋杀案。

回府后,宋慈命令衙役搜寻周围谁家养蛇。

在大面积、地毯式的调查下,一家农户被锁定为重大嫌疑人,逮捕归案后,确凿的证据令他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

由于觊觎新娘的美色,他计划杀死新郎,再加上自己又养蛇,便利用蛇毒杀人,酿成惨剧。

只是天网恢恢,疏而不露,他自认为毫无破绽的作案手法,在宋慈严谨的办案面前,败得体无完肤。

又有一次,宋慈接到一位老农的报案,说自己的外甥和邻居家的孩子死在了山上。

宋慈派检验官先行调查,回来后检查官判定两人是因起口角互相厮杀,屋内的人误杀了屋外的人,担心受到法律的制裁选择自杀。

但宋慈对这样的推断将信将疑,一方面是因为现场没有目击证人,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场没有太多的物证,所以断案必须慎之又慎。

随后,宋慈亲自赶往现场,进行犯罪现场重建,经过仔细地勘察,他得出二人不可能是厮杀而亡。

一是因为屋外死者的尸体旁放着凶器,锄头,这与犯案不符;二是因为屋内死者的致命伤在后颈部,正常人自杀根本不能办到。

而且那位前来报案的老农也笃定的说,那把锄头不是他们自己的,由此可以得出二人死于他杀。

既然如此,凶手究竟是谁。

宋慈通过验尸体伤口的深浅大小与发现死者身上没有其他反抗殴打伤,以及作案工具,推断出凶手是附近务农的村民且身材魁梧,对二人形成了碾压。

有了这些线索,衙役很快就抓到了凶手。

除了超前的犯罪现场重建之外,他还在著作《洗冤集录》里记录了其他断案方法。

如利用酒和醋的挥发性验血。

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为了救济灾民,宋慈提议实施“济粜法”赈灾,即富商拿出粮食解救贫苦人民。

可法案刚颁布不久,宋慈就接到了命案,城外起了一场大火,一个泥瓦匠葬身火海。

现场经过了火灾又经过泼水灭火,线索早已被破坏的一干二净,但宋慈自有办法。

他命人挪开尸体,清扫尘灰,往尸体所在处倒撒浓醋和浓酒,可将地下血液挥发到地上,从而检查死者有无出血。

片刻之后,血迹浮现,就在死者的太阳穴处,而死者的太阳穴确实有一处伤口,应该是被人杀害后焚尸。

宋慈差人调查泥瓦匠的生前来往,得知他前不久在帮当地的大户砌墙,完工后没多久便殒命。

此等嫌疑宋慈自然不会放过,搜寻他的院子还找到了带血的匕首,与伤口比对后,相吻合。

最终,大户承认自己当初叫泥瓦匠为自家的粮仓砌墙,是为了不交粮,但是怕他走露风声,便命令管家杀了他。

当然,还有利用葱白和醋验证创伤是否为伪造。

已经升官的宋慈,并没有来得及庆祝又碰上了一起命案,一位老父亲的女儿在家中被人杀害,身上尽是瘀伤。

宋慈验过后戳穿了老父亲的谎言,他最终羞愧的道出,自己的女儿是因不堪羞辱而自杀,自己为了报复故意制造假伤诬陷。

《洗冤集录》里的另一种断案方法,我们不仅在电影电视中常见,甚至在现代破案中也经常应用。

宋慈将此改进和记录在了书中,此方法的由来源自三国时期,一位知县接到了报案,但苦于无法确定死者到底是被烧死还是死后被烧。

思虑良久,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命人把一头猪打死,另一头猪绑住,置于干草下,点火。

待到活猪被烧死后灭火,他观察两只猪的口腔后发现,活猪的嘴鼻里有大量烟灰,而活猪则相反。

把此方法运用到人身上,知县判断出了死者是死后被人焚烧,从而排除了意外,将真凶绳之以法。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当属借助昆虫识别凶器。

宋慈因此成了有史以来最早利用昆虫断案的法医,还因为他的这种方法让现代产生了一门法医昆虫学。

他利用的是苍蝇对血腥与腐败物质的敏感,从而找出沾过血的凶器,破了一桩借钱不成反杀人的命案。

宋慈特地在《洗冤集录》的开篇写下了: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

意思是死刑是最重的刑罚,而死刑是由犯罪事实决定的,犯罪事实则必须经过检验才能认定,所以检验的结果往往是生死攸关的。

这也是宋慈写这本书的初衷,他要为生者权,为死者言,让着世间再无冤屈。

正如《大宋提刑官》主题曲《满江红》所唱的那样:“奋力拨云间消得雾患,社稷安抚臣子心;长驱鬼魅不休战,看斜阳照大地阡陌,从头转。”

微信公众号,ID:idlemovie

微信搜索:闲人电影

微博搜索:@Idlemovie

 5 ) 性本恶的循环,现代技术的螺旋上升

欢迎收看恐婚纪录片。正经来说,我们可以从这些案件里面窥探出:一般第一时间怀疑死者的伴侣。 每一集通过凶器,血迹,尸体的相关信息(淤痕,蛆虫,内脏)等为主要说明对象,引入宋慈经典案件。然后总结规律,比照八百年后的今天--周宜武教授团队经手的案件。法医学道路就这样被探索:古时经验技巧总结,现代理论技术支撑。每一集的末尾都会介绍现代科技技术在法医中的应用。 让死者开口说话--穿越古今,以时间为经验对照,800年间法医学的演进与发展。法医一直是刑侦,验尸,断案的综合存在。他们一直遵循调查死者原因--定性案件的规则去处理每一个案件,正所谓“贵在精专,不可失误”的检验精神。 据计数君统计,本片中古代断案场面仅出现过七句台词。感谢弹幕里唇语解读的小伙伴! 最后,看了这几个经典案例后,最大的感想就是,我们不是害怕突然出现的死者,而是害怕害人的人心。

 6 ) 一些感想

这部纪录片,既讲述宋代法医宋慈(也是世界法医学鼻祖)撰写的《洗冤集录》里的案件,又穿插对比当代类似案件,以次讲述法医学的演进与发展。一共分为6集,一集25分钟,一口气全部看完。 感叹那个科技不够发达的年代,法医宋慈用一些朴素的办法,就可以让那些案件真凶伏法。真的让我震惊,他怎么那么聪明。想到这些方法!也感叹在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神奇的仪器可以测出DNA,通过人体组织、所穿衣服沾染的血迹。还有一些材料,物质之间特定的化学反应,让扑朔迷离的案件最终水落石出…… 关于法医昆虫学那一集,尤其震撼我。可以通过昆虫生理特性、生存环境,去确定案发时间、地点。(当然这个之前在很多纪录片里都看到过,但具体的原理介绍的不够详细。)为了判定虫子种类,还有专门培养幼虫的小箱子…… 这部纪录片,案件过程讲述的有些仓促,嫌疑人作案细节大多省略。这部纪录片拍摄时间有点早,案件都非常经典。作案动机也都是常见的哪几类。但必须承认,对于法医检验的最关键最细节部分展示,还是非常到位的。 看完之后对法医这类职业的敬畏感又多了几许。人的身体是很神奇的,潜藏着各种各样的秘密。人的生命也是脆弱的,会因为施加的外力而中断。不是只有嘴可以张口说话表明态度,陈述事实。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可以,而且最不会骗人。法医的存在,“为生者权,为死者言”。他们的专业能力+现代先进的检测技术,让犯罪分子不会在法外逍遥太久。

 7 ) 不存在的完美杀人案

人类的历史,大约为300万年;而昆虫,可追溯至4亿多年前。

截至2019年10月,全世界人口为72.6亿;而昆虫,足迹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数量超过人类10亿倍,超过其他所有动物的总和。

昆虫,才是这个星球上真正的主人。

昆虫知道一切。 01 800年前的南宋年间,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首次有意识地运用昆虫破案。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揭开案件真相。

一天,一位农夫上山务农,在小径深处发现一具男尸,他吓得扔掉锄头,跑下山报案。刚刚转任广西提点刑狱官的宋慈,带着衙役来到现场。

受害男子惨不忍睹。身上十几处刀伤,且伤都很重。

宋慈经过观察,发现伤口边缘整齐,伤口小而深,由此推断凶器是镰刀。

宋慈立即差使衙役去贴告示,让周围村庄的老百姓把家里的镰刀全部上缴,若私自藏匿,则被判为杀人贼。

衙役很快便收齐了所有镰刀,或新或旧,每一把都干干净净,没有沾染一丝血迹。

宋慈命人把镰刀整齐地摆在地上。不一会儿,有苍蝇飞了过来,并且所有的苍蝇都落在了同一把镰刀上。宋慈由此断定,这把镰刀的所有者便是杀人凶手。

苍蝇嗜血,镰刀上杀人的血腥引起了苍蝇的围集。 02 苍蝇的嗜血性,让它们成为案发现场的第一见证者;而苍蝇规律的繁殖过程,则可以作为推断死者死亡时间的有效依据。

2011年6月,大雨过后,武汉市郊的护林人像往常一样巡山,在草丛深处发现一只断臂。随后,20多块不同部位的人体残骸陆续被发现。

利用X光和DNA等技术,法医学教授周亦武确定这些人体残骸属于同一名受害者,且受害者是一位20多岁、身高一米六左右的女性。

但是,由于尸体高度腐败,尸温、尸僵等推算死亡时间的常规方法都已失效,周亦武只能寄希望于残骸上的蛆虫。

周亦武向他研究昆虫学30多年的老朋友陈禄仕教授求助。因为这些幼虫的特征还不明显,陈禄仕打算将这些幼虫饲养到成虫。

十天后,蛆虫羽化为苍蝇。根据苍蝇的生长周期,陈禄仕推断死者死亡时间为发现尸体前三到四天。

并且,陈禄仕发现,这些苍蝇有两种,其中一种较为常见,是大头金蝇;而另一种急钩亚麻蝇,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

北方的苍蝇为什么会出现在武汉的尸体残骸上?

由此,办案人员怀疑,这个尸体是从外地抛尸到本地的。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犯罪人员在家中将女孩杀死,在浴室里将尸体肢解,后开车从北京到武汉抛尸。

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没想到因为蛆虫而败露了踪迹。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尸体严重腐烂,缺少组织、体液的案件中,办案人员甚至可以从昆虫体内提取毒物,以及死者的基因信息。这些小生物将大有可为。 03 以上两则案件,来自2019年底央视上线的法医题材纪录片——《法医宋慈》

全片共6集,每集包含古今两个相似案件。将古代宋慈的破案方法和现代的法医鉴定案例对照,讲述800年间法医学的演进与发展。

让人唏嘘的是,现代的6个案件里,有3个是女子弑夫或男子杀妻。

丈夫生意破产,欠下高额债款,从此性情大变,家暴成性。长时间生活在极度焦虑和恐慌之中,女子终于爆发。

在某一个清晨,诱骗丈夫喝下混有安眠药的牛奶,将丈夫绑起来,从厨房抽出菜刀……

男子家暴,把妻子殴打至濒死状态,将其推向窗外,后报警称妻子从阳台坠楼。

为了得到高额保险金,女子和弟弟诱使丈夫服用安眠药,待其失去抵抗能力后灌入农药,企图伪造自杀假象。不料丈夫突然醒来,极力抵抗,情急之下,弟弟将姐夫掐死。

那个托付终身、将幸福寄托其上的人,成了地狱。

如果以上几个案例让你对爱情产生了怀疑,另一个案例,则将突破你对人性的理解。

2016年,年轻女子关悦在家中被烙铁头毒蛇咬伤,经过一周的治疗,逐渐好转。然而,一天凌晨,她的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院方给出的死因是体内蛇毒突然发作致死。

然而,经过法医鉴定,关悦体内蛇毒含量非常低。相反,他们在她体内发现了另一种有毒致命物质——氰化物

而且这个氰化物在血液中的含量很高,胃内只有微量,表明毒物不是通过口服进入体内,很可能是通过注射。

而向关悦注射氰化物的,正是她的主治医生李林,作案动机居然是,为了向世界宣扬自己具有决定他人生死的至高权力。

人性可以有多扭曲,“正常人”永远想象不到。 04 这部纪录片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不存在完美的谋杀案。从罪行犯下的那刻起,所有的蛛丝马迹,就已经将罪行记录在册。

将人杀死后放火焚烧,假装意外起火,毁尸灭迹,结果死者干净的口腔,清清楚楚地说明这是一起谋杀——

若是活活被烧死,碳灰会随呼吸进入口腔。

清除地面血迹,以为罪行再无迹可寻,结果早在800年前,宋慈就知道将浓酒和醋泼到地上,利用酒和醋的挥发性让地下的血液渗透出来。

杀害丈夫时红色连衣裙上沾染血迹,第一时间清洗干净,结果用生物检测仪还是能看到——血液含有天然的荧光蛋白,在一定波段的光线下,会发出荧光。

还有曾经的白银市连环杀人案。从1988年到2002年的14年间,凶手入室杀害9名女性。

2016年,警方在另一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的指纹上,发现了与连环杀人凶手相似的Y染色体体征,最终找到真凶。

而此时据凶手第一次作案,已经过去了28年。

罪行无法被清除,它永远有迹可循。 — End —

公众号:伊子戚/YIZIQI2019

 8 ) 个人笔记

氰化物中毒:对血液进行做普鲁士蓝实验确定是否为氰化物中毒,试纸为蓝色即为中毒。再根据对胃容物及其他器官做实验对氰化物进行定量,并判断氰化物进入体内的方法

去世时间:直肠温度在春秋季节每一小时下降1度,人体正常体温按照37°计算。除了测量尸温,还可以通过尸斑、尸僵、尸蜡、蛆虫长成状态推算去世时间

生物检测仪:寻找人体体液比如血液、精液、唾液、阴道分泌物等留下的斑痕。

联苯胺实验:确定斑痕是否为血液,溶液呈蓝色即斑痕中含有血液。(鲁米诺)

抗原血清:确定血液是否为人血

基因分析仪:检测DNA是否一致

逻辑:检测是否有体液斑痕-检测体液斑痕是否为血液-检测血液是否为人血-检测人血是否与死者一致

尸体被捆绑,考虑杀人者力量不如死者

高坠特征:尸体损伤集中在一侧,外轻内重。如果尸体另一侧部位有损伤,且下坠过程中没有遮挡物造成损伤,需鉴定损伤是否为生前伤。如皮下有出血及凝血块,则为生前伤。

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聚集在受伤处进行消炎作用,此反应仅发生在正常活动人体,且需要一定时间

火灾中心现场特别集中并损伤严重的情况下,考虑是否有助燃剂。通过观察尸体的睫毛和眼角若有收缩痕迹,以及水疱中的蛋白质含量可判断是被烧死的还是死后被焚尸的。死后焚尸的尸体口鼻腔内没有或只有少量烟灰,否则气体蒸气会损伤呼吸道并使呼吸道呈现黑色。

死亡现场重建: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等。

人死后尸体出现的皮革样化可体现出生前所遭受的损伤。

机械性窒息表现:睑球结膜点状出血+口唇黏膜出血

 短评

看完之后决定重新看一遍TVB的《洗冤录》……

2分钟前
  • 阿怪
  • 推荐

以为会是宋慈生平的纪录片,结果却是刑侦剧,有点失望吧,不过古今对照的讲述方式很不错。

6分钟前
  • 胸口碎大石
  • 推荐

可能宋慈能榨出来的知识也就是这些了,火烧、毒蛇、血迹,当然是极其牛逼,但毕竟有限,所以这次的纪录片也没什么新的内容

11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还行

古今对照,理是相通的。科学的求证,实事求是,实验的方法,这些800年前,古人也是如此。甚至三国的时候,官员也是如此求实证地去断案的。到最后如周教授所说,宋慈的思想,方法,态度一直在影响后世法医,而且就肉眼可见的断案技术,800年后也没超过宋慈。

13分钟前
  • 心如止水
  • 推荐

做得挺好的。尤其喜欢它的结构,将宋慈的案例与当下交叉来讲。这既是在说,人的恶在循环,同样也在说,法医破译死亡密码的手段也在继承和发展。

17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又名法医周亦武。古今对照还是挺不错的,也是法医学的一个发展,不过短小,案件都有些泛。

19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2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从古至今,总有人蒙冤受屈,也总有人坚持真相,还人以该有的公道~

25分钟前
  • 小鬼家的师公
  • 力荐

宋代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朝代,文字在宋朝发育的像一个风满多情的女子,在文学领域、艺术领域、科技领域都取得了不断发展和创新,宋词、古籍文献注解、文人山水画、五大名窑、改进的印刷术等等,法医学的诞生也昭示着宋代文化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希望央视能中华文化和历史的纪录片一直做下去,不是央视出品的总是食而不知其味,甚至是犹如糟糠难以下咽。

30分钟前
  • 江湖里的一只鱼
  • 力荐

片名不准确,应该改为《法医宋慈与周亦武》[狗头]

34分钟前
  • 404
  • 力荐

央视的纪录片 太说教了一些。 古今对比是很好 文案有点不吸引人

38分钟前
  • ReMinD
  • 还行

很刺激。。。

41分钟前
  • fish
  • 推荐

一般都是家里人互杀。另外法医昆虫学太帅了耶。原来早在八百年前就已经能识破众多的杀人伪证,更别说现在了。要造一个完美的凶杀案恐怕只是异想天开。

42分钟前
  • 换个名字也奇妙
  • 推荐

宋慈,世界法医学鼻祖。穿越古今,以时间为镜,对照八百年间法医学的演进与发展。

44分钟前
  • 游泳鱼
  • 推荐

只有6集不过瘾。宋慈很伟大。

49分钟前
  • coco
  • 推荐

猎奇故事成分大,太不紧凑

50分钟前
  • 西牛
  • 还行

《穿越古今之法医宋慈与周亦武》,每一集古今案件对照的剪辑形式很棒,更体现出法医学鼻祖宋慈的影响深远,小剧场演得挺像样,可惜集数短了点

53分钟前
  • 胡二
  • 推荐

开法医之先河,奠毒理之基础。细微之处见真相,白纸黑字昭冤雪。宋慈牛逼!

55分钟前
  • 阿孝咕
  • 力荐

宋慈真是一代奇人啊。看了这部纪录片就去借《洗冤集录》来看看

58分钟前
  • 张兮兮
  • 推荐

800年前&800年后(2016),宋慈&周亦武。总之一句话,宋慈牛逼伟大,现代法医学发展很快。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人不要犯罪。6集,每集24分钟,很短,没看过瘾

60分钟前
  • 花城漓江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